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

ID:51892922

大小:2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8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内容主题情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内容主题情感导学想一想:我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2011·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

2、托感于景。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江苏省泰州市)阅读杜甫的《不见》①一诗,完成题目。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3、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江苏省扬州市)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5、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1)“巴山夜雨涨秋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____________

6、_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志向。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天地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是世界诗歌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近几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在各地中考试卷中以不同形式频繁出现,屡考不衰。它们营造的古典馨香,滋润着一代代学生的心田。  近几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重在考查同学们理解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7、、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的能力。题型上趋向于主观表达;诗歌文本的选择以课内为主,并逐渐有向课外“延伸”的动向。  本课时所选例题均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把握诗词的内容主旨、体悟作者情感、阐述阅读感受等能力点;从文本的“取材”上兼顾到当前中考古诗词选材的三种形式:“单一课内诗词鉴赏”(题1,湖北省黄冈市),“单一课外诗词鉴赏”(题2,江苏省泰州市),“一课内诗词一课外诗词比较鉴赏”(题3,江苏省扬州市),体现了中考古诗词选材的最新趋势。  同学们答题中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难以准确理解

8、诗词的主要内容,对词语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文意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还比较薄弱;2.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对作者的情感体会不准确。  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1.文化底蕴浅薄,对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创作习惯缺少了解,造成古今文化理解的偏差。2.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格品质的了解贫乏,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