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库门论文.doc

上海石库门论文.doc

ID:51680826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上海石库门论文.doc_第1页
上海石库门论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上海石库门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字:徐奕湛学号:1312440119专业:光电老师:薛小芬上海石库门主题摘要:上海的石库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邻里亲和”的代表建筑之一。上海石库门不仅象征着申城特有的邻里关系,也代表了上海建立之初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了解上海石库门对于了解中国邻里社会学以及上海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上海石库门中邻里关系的形成进行简单阐述,并简单提出如何合理利用上海石库门的建筑结构形成科学的居住模式。关键词:邻里关系,上海石库门,私密性,开放性石库门是一种融合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

2、型建筑,主要兴建于太平天国时期,是外国房地产商为逃难的富贾官人而大量建造的。以石头做门框,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布局类似于传统的四合院,故得名“石库门”。它不讲究细致的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所以在当时情况下,石库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到了现代城镇化改造时期,石库门已是上海普通市民聚集地。虽然石库门显得与大上海灯红酒绿的繁荣景象格格不入,但是其特有的私密性和开放性,仍然是现在城市高度密集建设进程中需要学习的一课。石库门具有私密性。石库门的大门是由乌漆实心厚木建造的,所以从门开始就有了

3、一种防卫,保护的意思。而通过观察内部建筑,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为提高私密性而设计的特殊构造。例如,正厅,是接待主要宾客,或举行婚丧礼仪的地方。而内厅,则会见亲戚好友或重要家庭商讨重要事宜的地方。更明显的是,单元内两院之间往往还设有背弄。这不仅分开了主仆的行走路线,,也大大增强了内宅的私密性,同时还有利于防火,防盗,隔声。由此可见,石库门在建造初期,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了主人家的隐私问题,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特意为保护居住者隐私和安全而设的走道或者门廊。究其原因便是,当时外国人是按照自己的建筑理念并结

4、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因而形成了旧石库门所特有的隐私保护风格。这和广州的趟栊,福建的铁门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然而,各顾各家并不是上海人的邻里特点,中国人讲究的是人丁兴旺,所以随着人口的发展及石库门的演变,申城的邻里关系才有所显现。魔都方言中的“轧闹猛”,便是上海人对生活热热闹闹的一种憧憬。石库门具有开放性。到了80年代,人口的过度繁衍和严格的住房机制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原本的石库门的里弄已不足以满足剧增的居住人口,因而显得越来越拥挤。一个家庭不得不把原来的居室继续分割以容纳更多的人口,甚至到

5、了后期,出现7,8户人家拥挤在一个单元居住的状况。渐渐地,所有的可利用空间都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随后人们才开始寻找新的居住环境。这也就导致了居住在石库门里的人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是花在了邻里空间当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公共空间当中。住宅楼的邻里空间一般是一个单元的所有住户共用的,所以人们在日常的密切来往中便形成了近乎亲人一般的关系。楼内,每层的走道,阳台,厨房等都是共用的,因而邻里间的日常大家都能互相看到;楼外,狭小的街道使得人们出行只能依靠步行或者自行车,因而往来寒暄已是常事。另外,底层的楼房有些还

6、设有棋牌室,小卖铺等服务业,人们在其中一起活动,寻找休闲娱乐,一派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正是这种开放的密切生活往来,使得邻里关系胜似亲缘关系。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都需要在狭小的空间中做出停留,而这些时间恰好为居民共处提供了机会。更进一步的,当人与人之间有了足够深的交情后,主人家便会邀请别人来自家做客,一来二往,这种微妙的关系也就遍布了整个石库门单元。人们在石库门中你来我往,守望相助,渐渐地便形成了上海石库门特色的邻里关系。前联合国专员对于这种邻里关系如是说:“一看到它们,我的心里就一片温暖”,而这便

7、是对这种微妙关系简单而实在的描述。通过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种邻里关系曾经遍布全国各地。如广州的租客文化,福建的土楼文化,北京的四合院文化,甚至香港也有自己的屋村文化。相比现代社会的城镇化建设,虽然当时人口密度大,住房缺乏,但是人们却形成了患难与共,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而现代化建设当中不仅出现许多废地,烂尾楼,更严重的是,邻居间的联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出现在同一单元里住了5年却不知道邻居是何人的尴尬局面。这种尴尬是好是坏?人是群居动物,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时,社区矛盾虽然相应的减少了

8、,但是其背后的冷漠和无情,是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的地方。如今的上海石库门除了少数作为文物遗迹保存下来之外,其他的多在城镇化改造进程中被拆除了。然而,石库门中的对社会空间的高效利用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更重要的是,石库门特有的建筑格局是形成和谐邻里氛围最核心的因素,所以现代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建筑风格,建筑特色的追求,更要注重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营造居住者和谐的邻里关系。这样才能走出更优秀的建筑作品,而不仅仅是一幢幢毫无生气的“水泥森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