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

ID:51496137

大小:271.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_第1页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_第2页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_第3页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_第4页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磅他雪第32卷第1期GEOLOGYOFSHAANXI2014年6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14)01—0o72—O5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刘才华(陕西核工业地质局,西安710054)摘要:文中阐述了尾矿库选址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浅层地震和勘察工程、水文地质试验等对库区渗漏性进行评价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渗漏性评价及重点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尾矿库;渗漏性评价;选址勘察;方法中图分类号:Ⅱ)926.4文献标识码:B0引言尾矿库选址勘察中库区渗漏性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包括工程地质水文

2、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试验、工程物探等。1渗漏性评价方法1.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按路线部署工作,对地质构造、地层界线、不良地质作用点进行追索,观测点间距为5~20m。测绘比例尺1:500~1:2000。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不同时代的地层接触线,不同岩性分界线、地质构造线;不同地貌单元的分界线、露头良好的地段;不整合界面线、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地段。1.2工程地质测绘通过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地层年代并进行岩性分段和工程地质分层,查清各层段分布范围、厚度、产状;查清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地层构造的种类、性质、展布特征、产状和充填形式;查明节理裂隙的产状、性质、间距、

3、切穿深度和贯通性;查明采空区与尾矿库的空间关系,是否有可能产生水力联系。1.3水文地质测绘通过水文地质测绘查明含水层的岩性、分布范围,地下水的类型,赋存状态,补给、径流、排泄的条件及富水性;特别应查明地下水与构造、采空区的关系,地下水的排泄形式及出露的位置。收稿日期:2013一ll3作者简介:刘才华,男,51岁,工程师,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及管理工作。第1期刘才华:尾矿库选址勘察渗漏性评价方法探讨731.4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质试验一般包括地表水观测、钻孔压水试验、注水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的目的和解决的问题不同各茸侧重。地表水观i贝9主要是划分试验

4、段进行流量观测,作为尾矿库设计的基础数据;水质分析主要是进行水的腐蚀性评价;与渗漏性有关的试验主要是利用勘查工程进行压水、注水试验,取得坝基地层和库区目的地段岩体的透水率及渗透系数,以便查明岩性、构造填充物等进行渗漏性评价。1.5工程物探‘在尾矿库选址勘察中,激发极化法和浅层地震法应用较多,主要用于确定隐伏断裂构造及其展布、性质。勘查深度一般为地表下200m以浅。2工程实例拟建尾矿库位于陕西汉中,设计库容量为904.82万m,初期坝高50m,坝顶长130rn,坝顶宽4r/l,坝底宽296m。坝底标高895rn,坝顶标高945m,为透水堆石坝。设计尾矿坝高45m(初

5、期坝顶以上高度),顶部标高990m,最终放矿标高988m,水域最终标高987.5m。上游法筑坝。尾矿坝总体高度为95m。该尾矿库为三等库。本次勘察首要任务是评价库区渗漏性。2.1地形地貌尾矿库地处南秦1岭西端南坡地带,主要由白云质灰岩与千枚岩组成(Dd),是一个在复式向斜的基础上南:郎块段通过后期超覆挤压作用形成的中山山区。尾矿库位于大方峡沟谷中,其走向近NWW,该沟全长约2.8km,初期坝以上全长2.41km,该沟下游呈“V”字型,中上游呈“u”型,下游地形切割强烈,切割深度为150m。拟建初坝位置呈峡沟形,宽仅lO多米,地形陡峻。上游地形较开阔,多为农田。2.

6、2地层岩性库区及坝址附近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系中统断头崖组(Dd),分为三个岩性段,北部为千枚岩;南部为白云质灰岩夹炭质板岩;中部为千枚岩夹厚一簿层大理岩。下岩性段(Ddh):沿库区北岸(包括坝址)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出露宽度>300m。以灰白、深灰、灰绿色千枚岩为主,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及绿泥石等为主。大部分呈叶片状,劈理面拗曲,不平整,微型褶皱以及白色条带状、肠状石英脉发育是其主要特征。岩层倾向北东5—28。,倾角53~57。,局部达7O。以上。由于受加里东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岩石挤压得极为致密。发育的一组平行节理,其贯穿性较差,且呈封闭状。中岩性段(D:d“)

7、:沿库区中部及南岸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出露宽度300—580m。以灰白色绢云母千枚岩夹厚一薄层状大理岩为主,上部为白云质灰岩夹簿层状炭质板岩,局部含锰岩石。该层由于受地质应力挤压和风化作用,其表层0~2.5m内,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被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铁锰质矿物明显,风化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属强风化层;2.5—5.0m范围内岩石组织结构部分被破坏,矿物成分有变化,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面附近矿物被风化成土状,属中等风化层。岩层倾向北东5~22。,倾角57~82。,近乎直立。74陕西地质第32卷上岩性段(Dd):分布于库区南部,出露宽度>400m。以厚层状白云质

8、灰岩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