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文学形象的符号性.doc

案例分析文学形象的符号性.doc

ID:51113350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案例分析文学形象的符号性.doc_第1页
案例分析文学形象的符号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文学形象的符号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学形象的符号性文学形象是有蕴意的,只有追寻、思考形象的蕴意、所指,把形象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来理解,才能把握形象和文本的意义。读者可以从顾城的《弧线》一诗中悟到这一点:                       弧线                                                           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2、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形象,如“葡萄藤因幻想

3、而延伸的触丝”,“触丝”作为一种形象,实指葡萄藤长出的枝条,作者却赋予它深刻的蕴意,即幻想而后的情绪,感受。那么这句诗整体就给人一种意象,而作为形象的实体,即“葡萄藤”便具有了符号性。这在文学作品中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