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008838
大小:48.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7
《正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案例名称《循环小数》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五年级提供者刘碧英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1.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2.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3.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会正确找出循环节。2.过程与方法:在对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能够积极主动的发言,善于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也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6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
3、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2、主动探索,建立认知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
4、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3、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
5、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6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那些是循环现象的。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探索新知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题目,其中一道
6、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小组合作,总结交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出题判断,举例说明。看书质疑,不懂就问,养成习惯。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
7、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6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练习设计1、填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1)出示六个数,你们有什么疑问?(3.1604是什么意思?)并教学三个循环节的写法。 (2)让学生填空。交流并小结:先选出有限小数,再做无限小数,从无限小数中得出循环小数。渗透数学思想。 (3)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