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86419
大小:1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8
《《劝学》复习导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劝学》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能理解作者的观点并领会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3、学习本文在阐述事理、论证观点时大量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和比喻论证的特点。4、学会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态度的论述,能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并能深入理会“学不可以已”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1、朗读背诵。2、学习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在阐述事理、论证观点时大量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和比喻论证的特点。【学法指导】1、学生要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
2、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2、学生应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学习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字卿,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2、理解题意。“劝学”是什么意思?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字音。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跬步()骐骥()埃土()二螯()须臾() 跂望() 磨砺( )镂刻() 2、理解重点词词义
3、。⑴学不可以已() ⑵木直中绳()⑶虽有槁暴() ⑷就砺则利()⑸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⑹吾尝跂而望矣()⑺声非加疾也() ⑻假舟楫者()⑼非能水也() ⑽而绝江河()⑾锲而舍之() ⑿蚓无爪牙之利()3、找出句中通假字。⑴虽有槁暴()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⑶君子生非异也()4、指出
4、句中加点词意义。①君子生非异也() ②骐骥一跃()③蛟龙生焉() ④用心一也()⑤非利足也() 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⑦金就砺则利() ⑧而神明自得() 5、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形容词用作名词①登高而招() ②积善成德()【合作探究】1、熟读课文
5、,整体感知。2、概括各段内容。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第三段:论述,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第四段:论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二是,三是。3、领悟思想感情本文围绕“”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不同方面论述,从而勉励人们要,只有这样,才能。【课堂测评】1、第1段,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论点?2、第2段,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第3段:从哪一角度阐释论点?4、第4段,从议论文的角度看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哪一部分?5、识记文学常识。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
6、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的思想家、教育家。第二课时1、学习字词句知识。⑴找出通假字。①虽有槁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取之于蓝()①于而青于蓝()而寒于水()而青于蓝/而寒于水()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⑶古今异义古义:①君子今义:古义:②以为今义:古义:③博学今义:④可以(古今同义):⑷找出这两段中词类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和意义。⑸找出这两段中的文言句式。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3)虽有槁暴(4)金就砺则利第三课时1、学习字词句知识。⑴找出通假字。⑵一词多
7、义①你知道“者”有哪些意义和用法吗?②你知道“假”字有哪些意义和用法吗?⑶词类活用现象(指出下列句中活用词的意思)。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⑷找出段中文言句式。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而闻者彰(2)假舆马者(3)善假于物也(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声非加疾也(6)假舆马者第四课时1、学习字词句知识。⑴词类活用现象(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词的意思)。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⑵古今异义现象古义①爪牙今义:古义:②黄泉今义:古义:③用心今义:古义:④寄托今义:⑶找出段中文言句式。2、解释下列句
8、中加点词。⑴用心躁也()⑵蟹六跪而二螯()⑶用心一也()⑷金就砺则利()⑸蚓无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