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33308
大小:61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6
《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C(s)+O2(g)→CO2(g)+393.5kJ化学变化中除有新物质生成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P821、盐酸中加入镁带2、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Mg(s)+2HCl(aq)→MgCl2(aq)+H2(g)+Q温度上升、放热反应温度上升、放热反应NaOH(aq)+HCl(aq)→NaCl(aq)+H2O(l)+Q放热反应1)自发氧化还原反应2)中和反应3)大部分化合反应4)燃烧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放热反应: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简称反应热。反应热:吸热反应:一般来说,分解反应;需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H2O+C,H2+CuO
2、,CO2+C的反应。表示方法P83C+O2CO2+Q点燃C+CO22CO-Q高温准确测量时需注明反应条件(25oC;1atm)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Q-Q)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p83化学能固态液态气态能量依次升高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热量E反应物+E生成物热量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应用p84用于判断生成物热稳定性的大小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相等物质的量的生成物时,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大小是生成物热稳定性的有效标志。放出热量大
3、→生成物能量低→生成物越稳定→热稳定性越大例1: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氢气和硫蒸汽化合生成1mol硫化氢,放热20.1kJ.水的热稳定性>硫化氢的热稳定性二、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1.定义P84①2H2+O2→2H2O②2H2(g)+O2(g)→2H2O(l)+571.6kJ③2H2(g)+O2(g)→2H2O(g)+483.6kJ④H2(g)+1/2O2(g)→H2O(l)+285.8kJ不仅表明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意义P84二、热化学方程式3.书写注意事项①2H2+
4、O2→2H2O②2H2(g)+O2(g)→2H2O(l)+571.6kJ③2H2(g)+O2(g)→2H2O(g)+483.6kJ④H2(g)+1/2O2(g)→H2O(l)+285.8kJ①右端注上热量的数值与符号,放出热量用“+”,吸收热量用“-”③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其聚集状态②化学式前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以用分数.能量变化图练习1.书写1mol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热393.5kJ)的热化学方程式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O2(g)→2NO(g)-180.5kJ,若反应生成8molNO,需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吸收722
5、kJ3.250C,1atm下,1g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299.52kJ17.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8年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热量C19.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6、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H2(g)+Cl2(g)→2HCl(g)+Q1H2(g)+Br2(g)→2HBr(g)+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2009年A.Q1>Q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AD1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2(g)+H2(g)→2HI(g)+9.48kJ(ii)I2(s)+H2(g)→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011年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B.1mol固态碘
7、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l7.00kJ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三、燃料的充分利用1、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P862、使燃料充分利用,需要注意:燃料的充分燃烧可燃物与氧气的比例固体可燃物的表面积热能的充分利用利用余热,防止热量损失进行热交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