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FDI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_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DI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贺文华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分布日渐广泛,但进入各地区的数量不同,这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利用1985—2007年中国30个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建立面板数据(paneldata)回归模型。通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FDI的空间差异分布的比较研究,得出FDI对3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的结论,提出中部和西部的引资政策及措施。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区域差异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大量涌入我国。在对外开放中,FDI是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地区间FDI规模差异的不断扩大
2、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FDI分布差异说认为,现阶段中国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FDI的区域分布不均,而且FDI分布差异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差异。BerthelemyandDemurger,Lemoine,Demurger(2000)的研究发现,FD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FDI进入为当地企业带来竞争,迫使当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FDI进入为区域内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示范;三是FDI进入为区域内同行提供了培养未来企业管理人员的训练基地。国际及国内经验表明,FDI对一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甚至成为落后地区经
3、济起飞和摆脱贫困陷阱的主要途径之一。Lee以及Dayal2GulatiandHusain(2000)认为,不同地区FDI导致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对FDI动机与原因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为什么对外进行投资;后期的研究则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角度出发,分析投资母国为什么选择这一国或地区而不是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Hymer(1976)认为,母国企业具有的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是其企业进行FDI的动因。Aliber(1970)指出,企业进行FDI的动因在于不同国家的资本化率存在差异,并着重分析货币等宏观经济变量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影响。Vernon(19
4、66)提出产品周期理论,认为生产地取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Dunning(1975)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有关东道国投资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位优势理论研究上,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因素方面,如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交通和通讯成本、相对技术水平等对FDI的影响。Dunning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认为区位优势理论从投资东道国的角度说明了投资东道国在吸引FDI方面所具有的优势。Kojima(1978)根据FDI的动机,把FDI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东道国在自然资源、市场、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决定了投资母国的区位选择和投资类型。关于FDI对东道国影响的研
5、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技术、出口与出口竞争力、劳工标准、政府政策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解决资金缺口、技术外溢与技术引进上。Chenery和Strout(1966)提出“两缺口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FDI通过弥补资金缺口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Koizumi和Kopecky(1980)构建国际资本长期流动模型,研究FDI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Ro2mer(1990)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着重强调技术扩散对于小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Basant和Fikkert(1996)利用印度厂商的数据,估计了R&D开支、技术购买、国内国际的R&24经济前沿2009年3月第2~3期D溢
6、出对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王曦(1998)构建了内生模型,分析了中国吸引外资的合理化规模。何洁、许罗丹(1999)考察了FDI对中国工业企业产量的外溢作用。沈坤荣、耿强(2001)认为FDI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卢狄(2003)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对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向有关企业技术转移、对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向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转化、促进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原则转化等。二东部、中部和西部FDI分布的区域差异1979—2007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额达14794101亿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和
7、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为670176亿美元、783139亿美元(2008中国统计年鉴),而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分别为727115亿美元和835121亿美元,两者有较大差异;商务部公布2008年1~10月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达810196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5106%。因收集的2008年省(市)统计年鉴不全,只计算了20个省(市)的数据,发现各省统计年鉴的加总数据与2008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