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

ID:49981574

大小:16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05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_第1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_第2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_第3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_第4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从“无为”到“有为”1、儒家地位的确立: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①、春秋时期,应运而生→②、战国后期,蔚然大宗→③、秦朝时候,遭受打击→④、西汉初年,逐渐复苏→⑤、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汉朝治国思想的转变)2、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无为而治”(背景、积极作用、消极影响)消极影响: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汉武帝应该怎么办?汉武帝的解决之道:加强中央集

2、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思想。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汉武帝“举贤良对策”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道法儒学阴阳五行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2)加强君权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3)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4)维护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

3、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针对匈奴为患问题针对诸侯势力膨胀问题针对土地兼并问题针对阶级矛盾问题儒学在汉代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上:启用儒者参与国政(3)教育上: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让天下文士研习儒家经典2、教育举措(1)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教官:五经博士——儒学垄断教育(2)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凭儒学入仕(3)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儒学在民间独尊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

4、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探究学习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如何评价汉代新儒学(独尊儒术)?积极方面:消极方面: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3、唯心主义成分多、神学迷信色彩浓。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

5、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5、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性善论D、大一统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