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6646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18
《浅谈中国传统文学对张资平小说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传统文学对张资平小说的影响04汉语言文学卢红珍张资平,一个颇受争议的人。他的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是新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小说,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着反封建,渴求解放的思想,但是之后的作品,大多弥漫着性的气息,被当时候的文人所不齿。他的三角恋爱模式的“小说学”曾受到鲁迅的严肃批评,但是却受到读者的追捧,例如《爱之涡流》出版半年就再版三次,《飞絮》不到三年就再版八次,《苔莉》1927年初版以后,一再重印,仍经常被抢购一空,到1931年已印到第九版,这说明他的作品曾经拥有众多的读者。所谓人如其文,从创造社的元老到性爱大将,从新文学的大
2、将到文化汉奸,张资平的一生也是充满传奇性。由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汪伪政府任职,这段黑暗的政治生涯,导致了他一生被冠名“文化汉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以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但是我个人认为,尽管文学是和政治有关,但是我们在评价文学的作品的时候仅仅因为政治的原因而把作品拒绝在文学的殿堂之外或者给予不公平的评价,这种做法实在值得深思。更何况张资平的政治堕落也是在三四十年代,这对他的早期作品应该没有什么影响的。撇开政治的原因,我们重新审读张资平的文章,或许应该能给予他的作品一个合理的评价吧。目前对于张资平的作品研究主要是集
3、中在他的日本求学经历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至于中国传统文学对他作品的影响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即使有也是比较零碎,而且主要集中在客家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事实上,“五四”新文学之后,精英文学成为主流,旧文学并没有消失,一部分就沉入了民间,得到存活的可能。张资平早期的小说,游刃在通俗性和现代性之间,却流露出旧小说的痕迹。张资平从小就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从未满四周岁到十七岁出国留学之前,张资平一直在直接或者简接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小影响他的两个比较重要的亲人:他的祖父和父亲分别是增生和秀才。“我的父亲虽然没有什么著作遗留下来,但是
4、他对于中国旧有的小说,大体都读过。我从小时候对于小说的兴趣,也是由我的父亲所启发的吧。当我七八岁的时候,我的父亲讲了许多故事给我听……不过印象最深,至三十年后的今日尚留有些影儿在脑里的有:……(3)是子不语里面的僵尸的故事。(4)是聊斋里面的夜叉国。”①张资平《我的创作经过》《中国现代自传丛书.第一辑.资平自传》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78年“七八岁两年间,听见堂兄弟们讲三国演义,于是我便半懂不懂地会翻读三国演义了……我的父亲也特别为我讲译了很多。”②同上“一方面,我的父亲还讲了很多故事给我听,大部分是从聊斋里面摘选出来的。例
5、如曾友于,张诚,细柳……等”③同上张资平的祖父和父亲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对他的文学素养方面还是比较大的。“他(国文教员)一看见我便称赞我的国文成绩好。他说,一阅我的作文卷就知道我不是从新学堂出身的,一定是特别专攻过国学来的。我告诉他,我只从父亲念过左传、国语、战国策及唐宋八大家而已。”①张资平《我的创作经过》《中国现代自传丛书.第一辑.资平自传》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78年由此可见,传统文学对张资平的影响还是比较深刻的。尽管后来他留学日本并且接受到当时日本的各种文学思潮影响,但是在他小说中我们还是不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其
6、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作品的写实性以及语言的精练性。这方面的特点只要把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和当时创作社成员的创作相比较一下就很容易发现了。张资平的早期小说创作,和创造社成员如郭沫若、郁达夫的小说倾向相似,大多从自我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展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处女作《约檀河之水》的故事并不曲折动人,但作品弥漫着主人公浓厚的感叹以及沉重的哀怨、无奈的忏悔。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张资平用类似自传体的方式抒写,把人生旅途的艰辛、孤独、迷茫情绪以及青春期性苦闷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张资平这种情绪的流露和郁达
7、夫、郭沫若等人不完全相同,对于情绪的冲动、情绪的体验和表现,他有所保留,有所节制。他更注重把情绪的流露和生活现实结合起来,强调一种真实感。《木马》用悲哀、怅惘的情调叙写了一位日本市民的家庭悲剧,渲染出一种不可名状的烦恼、哀愁情绪,用写实手法,隐隐传达出人生灾难的消息和平凡人生的无限含义。《三七的晚上》虽然抒情色彩极浓,但情绪并不是直接地宣泄,而是渗透在作者用写实手法描写出种种事物上。作品的写实性和语言的精练性在张资平中后期的小说得到更尽致的表现。自从写出《苔莉》和创造社决裂后,他的小说越来越通俗,越来越艳情了,此时的他似乎有意识把笔
8、端伸向男女之间的多角恋爱以及性描写。这种做法曾经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文人的抨击,鲁迅先生曾经用一个“△”来概括张的恋爱小说。②鲁迅《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但是我觉得正是这种世俗的描写使张资平的小说更加接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