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86045
大小:20.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池上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池上》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池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教学这首诗,我力求体现“以读促悟”的教学理念,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将朗读与思考、朗读与想象、朗读与积累、朗读与运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并最终达到诗境、语境与心境的巧妙融和。教学目标:1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援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萍”;理解“偷、不解、浮萍、一道开”等词语的意思。3援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体会作者的
2、情感。教学过程:一、诵诗激情,导入新课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就是古典诗词。那么,在课内或者课外,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词呢?谁来为大家背一首?(指名背、评价。)2.背着背着,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些闪光的名字(出示:李白、杜甫、孟浩然、杜牧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一个人(出示:白居易),去品读他的一首诗。..下载可编辑....3.谁先来说说,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他有了哪些了解呢?(生交流;师出示相关资料。)【该部分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从学生日常积累的古诗入手,激发学生读诗、诵诗的热情,同
3、时自然而然地引出《池上》这首诗的作者,在交流与分享中,使得学生对诗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学习本诗奠定了良好的基调。】二、读诗解题,想象画面1.(板书:池上)池上到底是指哪里呢?(荷花池里)看着画面,想象着荷花池里那美好的景色,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2.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要读得字正腔圆。【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初读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得字正腔圆,这是智读的开始。“书不读熟不开讲”。有充分的自读做保证,学生的思考、讨论和交流才可能更加深入。】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专心、很投入。读书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现在,谁来读读这首诗
4、?(指名读)4.在这首诗中,有3个生字,他们都读准了吗?(用红色突显生字及拼音,指名读准后鼻音。)5.学写生字。教师指导:“撑”,做做撑的动作来记忆字形。“艇”,要特别注意它的笔顺。“萍”,它是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右下的“平”表示它的读音。这个字要特别注意它的结构。生交流。师范写,生描红。..下载可编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用做动作、联系字义等方法帮助识记生字,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生动、更灵活、更扎实。】6.现在,我们把生字送回到诗中,再来读读这首诗。这一次,我们不但要字正腔圆地读,还要争取读出诗的节奏
5、。(指导学生划分节奏)7.有了恰当的停顿,我们就可以把诗读得更有味道。现在,老师和你们配合着来读,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再交换过来读)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节奏、味道。(生齐读)【设计意图:“停顿是诗歌的灵魂”,恰当地停顿可以将诗歌读得更有味道。因此,在再读的环节中,通过划分节奏和师生合作诵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同时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倾听与模仿中调整语调、语速、轻重、延音,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语感的熏陶。】8.读着,读着,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这画面上有什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小娃
6、撑着小艇去采白莲)(指名再读这首诗,读出它的画面感)读着,读着,这个小娃的形象也丰满和清晰起来。你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活泼、可爱、顽皮)三、巧读慢悟,体味童真..下载可编辑....1.天真、活泼、顽皮、可爱,几乎是所有儿童共同的特征。那诗人又是怎样用他的笔为我们勾勒和描摹儿童的形象的呢?请同学们细细研读这首诗,用笔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小娃顽皮可爱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然后在小组内和你的同伴交流研读的体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意图:意象是诗歌的关键。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或者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常常可以帮助学生把语
7、言符号转化成鲜活的形象,得“意”而悟“言”,获得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2.全班交流。预设一:“偷”“偷”在词典中的解释有:淤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于瞒着人。盂抽出(时间)。榆只顾眼前。在这里,你觉得选用哪种解释呢?你小时候有没有瞒着大人偷偷做过什么事呢?(生交流)此时,若你就是那个偷采白莲的小娃,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情呢?(学生想象说话)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一句,读出那种天真无邪。【设计意图: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能使他们移情体验,与诗中的儿童产生情
8、感共鸣,达到诗境与语境相互融合的效果。】预设二:“不解”“不解”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不懂得)是谁暴露了他的行踪呢?(浮萍)你是怎么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