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63036
大小:15.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9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 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茅洲镇中心小学郭环教学目标1、依托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体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2、学习“层层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3、读懂“无常”,获得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受到成长的启迪教学重难点体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获得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熟读文本、填写调查表教师准备:PPT课件【教者的话】就语文课的教学而言,学科的本质就是《课标》所规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就是要通过对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等几方面的语文能力;就其人文性而言,就是关注教学文本中所
2、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和精神生命的丰富与提高。当语文课的教学偏向“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等工具性教学,则枯燥繁琐,渐失母语本色;若过分强调人文性,则难免有思想品德课之嫌,丧失汉语丰富而独特的语言内涵。只有教师真正懂得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桃花心木》的教学,既注重了传统的咬文嚼字等基础知识,又关注了文本的人文性色彩,“教会学生面对不确定生活的态度”,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既能学得扎实,又能获得不同于品德课的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调查引入,直指“不确定”1、为了上《桃花心
3、木》这节课,我特意给你们做了一个课前调查,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调查。(1)《桃花心木》先写了一个故事,后讲了一个道理。你认为作者林清玄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写这个故事;B、为了讲这个道理。(2)《桃花心木》所讲的这个道理你读懂了吗?A、完全读懂了;B、似懂非懂;C读不懂。(3)《桃花心木》所写的两部分内容,你比较喜欢哪个部分?A、故事B、道理2、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本浏览一遍,找到林清玄要写的那个道理。然后用波浪线把它们轻轻地画下来。(生打开课文进行圈画。)3、好的,谁来读一读你画下的道理?(指读、齐读、删掉关键词读)【出示:不只是
4、树,人也是一样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4、我们继续看这个道理。林清玄还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是有好处的。谁发现了第一个好处?(随机板书生活考验独立自主转化能量努力生长)5、质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这个道理似懂非懂,似懂非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把这个似懂非懂讲出来,你能不能试着把你似懂非懂的地方提出来?【预设:“不确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活?为什么要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人为什么要在不确
5、定中才能转化能量?……】你们发现没有,刚才你们提的那么多的问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提的所有的问题都和什么有关?——不确定。师:我们发现当我们读懂了不确定,就有可能读懂—【生活考验独立自主转化能量努力生长】二、联系上下文,发现“不确定”1、先打开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当中有哪些文字,哪些信息能帮助你读懂不确定,把这些又价值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加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2、【出示: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来的时间也不一定,有时早上
6、来,有时下午来。】3、指读、齐读4、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段文字找出来,是因为我们要借助这段文字读懂“不确定“,可不能忘记这个任务。我们看看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能够帮你读懂“不确定”?谁来说一说,你在哪发现了什么不确定?(天数、浇水量、浇水时间)5、圈出7个“有时”师生合作读6、我很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浇水?联系下文思考。(模仿老天下雨)师:一起看,原来老天是这样下雨的——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他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所以种树人他才会这样浇水,读——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7、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来的时间也不一定,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7、小结:原来种树人这样浇水完全是在模仿老天下雨,因为老天下雨是不确定的,所以种树人浇水也不确定。种树人浇水之所以不确定,那是因为老天下雨就是不确定的。当这些桃花心木适应了老天的不确定,接受了老天的不确定,它们就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它们就能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它们就能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它们就能学会——努力生长。8、这就是林清玄最后所悟出的道理。好,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道理,我想我们现在读和一开始读这个道理,一定悄然发生了变化。三、关注作者反应,
8、学习“层层设置悬念”1、这个道理太重要了,然而这个道理林清玄一开始他就明白吗?请大家再一次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些证据,哪些蛛丝马迹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林清玄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开始——(生读课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