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11949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6
《《放驴》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吹歌《放驴》曲调。2、情感目标:聆听河北吹歌《放驴》,感受、体验《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歌曲分析:《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可以说,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它既可让人想象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象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
3、、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溢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情色彩颇浓。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问一答、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叫做“学舌”。它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河北省。通常,吹歌多用于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民俗活动,而在春节、灯节期间,“串村”的吹歌活动就更加活跃。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河北吹歌的
4、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如:河北省定县子位村的吹歌会。其二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如:河北唐山的吹歌会。教学重点:熟悉河北吹歌《放驴》曲调。教学难点: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过程::一、聆听《小放驴》1、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2、简介体裁:《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3、再听: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
5、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4、复听,学生跟着想象。二、小结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有限度,以及对其他地域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各种存在的差异,在对地方音乐特点的认识上也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尽可能的让他们知道在音乐上反映出的地方差异和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