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92095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浅谈明暗色调的认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明暗色调的认识韩晓洁摘要:明暗色调是素描的基本表现语言之一。艺术家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客观去呈现对象,而是要在展现的同时,加入一些主观的因素。笔者认为,要画好一张明暗色调素描,就要通过作画者的主观意识的介入,对光影的改变,建立体块概念以及线条的组织和变化等来表现色调。关键词:色调光影主观表现我们在观察刻画的事物形体时,都需要一定的光线条件。任何事物在一定光线的照射下,就会产生一定的明暗面,并呈现出色调的变化。事物形体的明暗色调之间的对比关系就叫明暗关系。形体的明暗由五个方面决定1.光源的多少及光线的强弱1.光源的距离形体及其各部位的远近3.形体体面和光线构成的角度4.形体本身的色彩深
2、浅及透明度.反光性能5.周围环境的色彩深浅及反射光的性能。此外,视点与形体距离的远近,从视觉上说虽然不决定形体的明暗,但影响其对比度的清晰度。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形体的明暗关系主要受五个因素制约,变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会引起明暗关系的变化。比如,形体不动,移动光源,或光源不动,移动形体,或改变光线强度,改变周围环境等等,都会引起形体明暗关系的变化。但是,无论明暗关系如何变化,都不脱不开形体结构本身特征的制约;反过来,形体结构则不受光线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从理性上明确以下两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无条件存在的本质特征,一是有条件存在的表面现象。因此,在素描中,观察和表现形体的明暗关系只是一种手段,
3、其目的是通过这一手段刻画处于一定光线照射之下的形体本质特征。当然,掌握不好手段,也达不到一定的目的;但是,如果目的不明确,只管涂明暗调子,而调子又不注意表达的一定的形体内容,则势必造成形色脱节的后果,所谓明暗色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价值,调子本身也难以涂好,必然出现花乱无章或肤浅表面、华而不实等缺点。明暗色调的体现规律如下:形体受一个主要光源光线照射,则会形成两大部分(两面部分和安面部分)、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和五大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处的暗色调、反光色调和投影的次暗色调)。形体受光或光线垂直照射的面是亮面,它呈现亮色调。在亮色调中某些凸起点可能形成高光,高光部位的色调
4、特别明亮。形体受光但光线不垂直照射的侧面是灰面,呈现中间色调。亮面和灰面属于明面范畴。处于受光部分结束、背光部分开始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它往往由形体的重要结构线、转折线构成。由于明暗交界线的部分既不受光线的照射,也不少受反光的影响,它的色调也就是最暗、最重,为重色调之首。处于明暗交界线以外的其他暗面多少会受到其他物质反光的影响而形成反光面,反光的强弱由反光物质本身色彩深浅、透明度及反光性能决定。处于形体阴影部位的投影,投影的形象受形体的制约,也受接受投影的物质形象的制约。投影轮廓的清晰度和暗度受光源与形体距离远近的影响,越近则越清晰、越深,越远则越模糊、越浅。明暗交界线、反光及投影
5、属于形体的暗面范畴。一般来说,受光部分的色调均于背光部分的色调,也就是说,中间色调不会暗于反光,反光不会亮于中间色调。实际上,客观形体的明暗色调变化时千差万别的,每一点和另外一点都有所差别,层次十分丰富,尤其是复杂形体,明暗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这里所说的两大部分、三大面和五大调子只是从大处着眼的概括归纳,有利于相对地表现形体的整体关系。在素描写生中,由于绘画工具(纸张、笔色)的局限,很难把自然形象中千差万别的明暗色调层次一一表现出来。在表现处于亮面色调的体面时,只能留空白,不涂或极少涂颜色;在表现中间色调的体面时,则相应地涂成灰颜色,形成灰色调;在表现暗面时。则相应地涂上黑色、黑灰色等重颜色
6、。这样,在素描中就形成黑、白、灰的色调关系。自然形象在客观存在中形成自己的明暗关系,素描形象在素描纸上形成另外的关系,只要二者的关系相近似就可以了。因此,在表现形象的明暗时,也要从大处、从全局、从整体对比关系着眼,不要照抄形体局部的色调而不顾整体色调的对比关系。例如,自然形象的明暗色调关系是:亮色调为一,中间色为二,明暗交界线为五,反光为三,投影是四到五。在素描中,如果纸张度达不到一,只能达到二,那么,在素描中的亮色调只能是二,灰色调则应是三,明暗交界线则应是六,反光应是四,投影则应是五到六,从而保持明暗关系在对比上的相对准确,否则,就可能把关系画错。即使某一个局部色调和自然形象相应的局部
7、色调一致,也没有什么意义,从整体关系上说也是错误的。在素描中,我们往往不强调高光。否则,势必要加涂其余的亮色调、中间色调的颜色,其效果反而不好。表现色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现形体体面关系,省略局部的一点高光,对形体体面的表达并无大的影响。在观察色调对比时,要学会全色调的对比观察,否则,就可能产生错觉。例如,在观察中间色调中,如果只把它和高光、亮色调相比,忘记把它同反光色调比较,那么,越比越觉得(这是错觉)它颜色深,从而把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