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锐角三角函数(2)

28.1.2锐角三角函数(2)

ID:47418677

大小:99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28.1.2锐角三角函数(2)_第1页
28.1.2锐角三角函数(2)_第2页
28.1.2锐角三角函数(2)_第3页
28.1.2锐角三角函数(2)_第4页
资源描述:

《28.1.2锐角三角函数(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为县第三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8.1锐角三角函数(2)——余弦、正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知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来源:Z_xx_k.Com]2、能根据余弦、正切的概念,正确进行计算[来源:学科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探索数量关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教学难点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

2、根据余弦、正切的概念,正确进行计算[来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什么是正弦?如何求一个角的正弦值?2.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他的邻边比斜边、对边比邻边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回答,结合前面所学思考问题2引出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探究1.一般地,当∠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如下图:在Rt△ABC与Rt△A′B′C′中,∠C=∠C′=90°,∠B=∠B′=α,那么与有什么关系? 分析:由于∠C=∠C′=90°,∠B=∠B′=a,所以Rt△ABC∽Rt△

3、A′B′C′,所以=,即=.2.同样大家能不能得出锐角B的度数一定时,∠B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结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B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B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个固定值.(2)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B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B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是—个固定值.4无为县第三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上节所学探索、比较、验证,得出结论.指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相似,并理解比值的转换,从而正确认识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相等的情况下,边与边的比值的恒等性.(二)概念引入1.余弦

4、、正切如下图,在Rt△ABC中,∠C=90°,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同样: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2.锐角三角函数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2)学生要明确正弦、余弦、正切都是边与边的比值,弄清谁与谁的比.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sin70°,cos70°,tan70°的大小关系是(  )A.tan70°<cos70°<sin70°B.cos70°<tan70°<sin70°C.sin70°<cos70°<tan70°D.co

5、s70°<sin70°<tan70°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sin70°<1,cos70°<1,tan70°>1.又∵cos70°=sin20°,正弦值随着角的增大而增大,∴sin70°>cos70°=sin20°.故选D.方法总结:当∠A在0°~90°之间变化时,0≤sinA≤1,0≤cosA≤1,tanA≥0.例2 如图所示,△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点D在⊙O上,过点C的切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CE,连接CD.(1)求证:DC=BC;(2)若AB=5,AC=4,求tan∠DCE的值.分析:(1)连接OC,要证

6、DC=BC,可以先证明∠CAD=∠BAC,进而证明=;(2)由AB=5,AC=4,可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3,易证△ACE∽△ABC,可以求出CE、DE的长,在Rt△CDE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以求出tan∠DCE的值.解:(1)证明:连接OC.∵OA=OC,∴∠OAC=∠OCA.∵CE是⊙O的切线,∴∠OCE4无为县第三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90°.∵AE⊥CE,∴∠AEC=∠OCE=90°,∴OC∥AE,∴∠OCA=∠CAD,∴∠CAD=∠BAC,∴=.∴DC=BC;(2)∵AB是⊙O的直径,∴∠ACB=90°,∴BC===3.∵∠CAE

7、=∠BAC,∠AEC=∠ACB=90°,∴△ACE∽△ABC,∴=,即=,EC=.∵DC=BC=3,∴ED===,∴tan∠DCE===.方法总结:证明圆的弦相等可以转化为证明弦所对的弧相等.利用圆的有关性质,寻找或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三角函数值,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通过全等或相似将线段进行转化.例3 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分析:根据tan∠BAD=,求得BD的长.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可求AC的长,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解:∵在Rt△ABD中,tan∠BAD

8、==,∴BD=AD·tan∠BAD=12×=9,∴CD=BC-BD=14-9=5,∴AC===13,∴sinC==.方法总结: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