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32130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0
《(秋)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识字6《猫和老鼠》教学设计1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6《猫和老鼠》教学设计1语文S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有趣的儿歌。写的是小朋友最熟悉的“猫捉老鼠”的故事。儿歌中巧妙地包含了“咪、眯、迷、谜”这几个形声字。课文插图形象,富有童趣。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朗读、组词说话,让学生在采摘词语中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设计理念】 本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创设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认识生字中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生字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儿歌的内容。 2认识“鼠、咪、
2、慢、胡、须、眯、迷、糊、刚、抓、谜”这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字。学习两个偏旁“犭”“饣”。 3初步懂得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糊、刚、抓、谜”这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难点:初步懂得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教具准备】 1课文中“老鼠偷米,猫半眯眼睛等待老鼠,最后将老鼠捉住”的动画课件或有关插图。 2生字卡片或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演示课文中“老鼠偷米,猫半眯眼睛等待老鼠,
3、最后将老鼠捉住”的情境(或出示挂图);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故事吗?(让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猫和老鼠》,齐读课题。 二、自主认读,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 1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认为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完后再互相评一评。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再自由读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做游戏,记生字
4、 按顺序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一看到这个字,就能把带有这个字的一句儿歌念出来。例如:出示“鼠、米”,学生立即能说出“小小老鼠,出洞偷米。”念的时候还可以配上动作。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 认读“鼠、咪、慢、眯、胡、须、迷、糊、刚、抓、谜”这些生字。 二、引导发现,认识生字构字规律 1出示“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让学生说说在“咪、眯、迷、谜”这些生字中发现了什么。 2老师小结:这几个字都是由“米”字加部首组成的。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这些字的部首跟它们的意义有关,其另外一部分跟读音有关。我们以后还会学到许多这一类字。 3你还
5、发现以上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加上的部首与表示的意义有关。例如:我发现小花猫用嘴咪咪叫,所以“咪”字是“米”字加上“口”;眯着眼睛跟眼睛有关,所以“眯”字是“目”字旁。) 三、组词说句,发展语言 1挑选你最喜欢的字组词说话。 2读一读。(出示课后习题2) 四、指导书写,学会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让学生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说说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6个字中认为难写的字。老师随机教学生认识新部首“犭”和“饣”。3教师范写“欢、咪、洞”这三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写得左窄右宽,“
6、迷”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学生描红、写字。 5师生共评,在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上盖上红花。 五、认记词语,积累词汇 1认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2你从本课中还学会了哪些新词?请填在花篮里。附送:(秋)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6《猫和老鼠》教学设计2语文S版 本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巧妙点拨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文(有配音),生字用红色呈现,随文播放图片或动画。 今天我们来读儿歌识字。 (二)板书
7、课题 (三)读儿歌,学生字 1把课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试着拼读。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 3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标有注音)。 开火车方式认读。 重点指导“鼠”“抓”(翘舌音)的读音。 (2)认清字形。(分为两组:非形声字、形声字) 非形声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字形。 形声字: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出示:眯—迷—谜—咪) 教师举例:“眯”是眯着眼睛的意思,跟眼睛有关,所以用目字旁。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