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ID:47023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7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障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和印度两国高层领导的积极互动,以及两国都采取一系列推动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加之中印两国之间贸易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行研究。研究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文献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障碍因素。本文就这三个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1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依据谈判达成协议而建立起来的相互之间取消贸易壁垒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态。其基本特点是,贸易壁垒只在成员国

2、之间取消,非成员国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从而形成了自由贸易区下的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差别。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进行大量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主要从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为切入点探究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因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经济利益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建立自由贸易区之所以可行,在于它既服务于经济,又为政治服务,维护国家利益。1.1经济因素毋庸置疑,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将有利于贸易自由化,扩大从双方贸易额、加速双方经济发展。罗文宝、周金秦(2006)、黄鸿(2007)、卢晓昆(2005)等人认为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将有助于提升双边贸易的总量和规模,实现经济上的互补,加快

3、相互投资的步伐,开创“共赢”的局面。孔令岩(2005)和黄鸿(2007)都认为中印区域经济合作利于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是解决中印贸易恶性竞争的有效措施。1.2政治因素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携手建设的FTA将是惠及25亿人口、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双方政治稳定,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格局向更好的方向演变。文富德(2006)认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双方两国、乃至南亚和世界的和平发展。罗文宝、周金秦(2006)、卢晓昆(2005)认为开创“共赢”的局面,对于中印两国发展更加稳定的政治关系有着不可量化的作用值,促进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罗会钧(

4、2010)从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认为中国需要加强同印度的合作关系。综上所述,目前研究都认为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是双方经贸密切联系的必然产物,更是中国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是发展双边关系的必然选择。2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国内的一些学者主要从中印两国经贸发展情况挖掘中印区域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一部分学者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孔令岩(2005)认为中印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印贸易不断扩大是构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条件。马文秀、刘博文(2007)认为中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双边贸易额增长很快,产品互补性很强,两国产业间贸易潜力巨大,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这些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

5、区提供了可能。文富德(2006)认为中印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中印经济存在的互补性以及国际合作的经历,这些使得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着现实的可能性。XuJianguo(2006)认为中印经济存在互补性,两国加强经济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张艳华(2007)认为中印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两者在拥有很多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大的贸易互补性。同时,有的学者从技术结构角度定量分析了中印贸易的互补性,以探求中印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性。蔡春林(2008)通过介绍中印经贸合作中的特点与现状,采用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CS)和一致系数(CC)对中印之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印之间的竞争

6、性大于互补性,进而提出在双边层次以自由贸易协议(FTA)形式加强经贸往来。王进(2009)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利用近5年来来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显示比较优势、Brulhart指标、贸易特化系数(TSC)的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认为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但产业内贸易互补性不强,推动中印贸易的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较少,并预测出中印贸易互补性有增强趋势。杨梅(2009)通过显性比较优势对中印两国各自存在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印两国在出口产品上各具优势;随后通过贸易互补指数对两国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进行考察,认为中印两国在各类产品上

7、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进而认为中印两国未来合作的潜力是存在的,是值得挖掘的。也有学者定从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预期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李丽、邵兵家,陈迅(2008)从中印自由贸易区构建将带来的经济效应入手,运用GATP模型,就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和福利水平等方面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发现双方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显著增强,中国的贸易条件、GDP及国民福利有所改善,进而提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是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的重大举措。此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印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