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思想之基础

僧肇思想之基础

ID:46893604

大小:7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29

僧肇思想之基础_第1页
僧肇思想之基础_第2页
僧肇思想之基础_第3页
僧肇思想之基础_第4页
僧肇思想之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僧肇思想之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僧肇思想之基礎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1985.10.25出版劉貴傑頁311-358提要:僧肇為我國東晉佛學名家,出身寒門,以抄書為業,遂因繕寫而遍覽經史典籍。初志好玄微,醉心莊、老,後因讀維摩詰經而出家為僧,廣習大乘經典,兼通經、律、論三藏。弱冠之年,已在潼關以西長安一帶享有盛名。當時競譽之徒,心有不服,竟千里負糧與之抗辯,據云長安之宿儒,關外之英彥均折於其犀利之辯鋒。後遠赴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受學鳩摩羅什,時羅什正譯介龍樹之大乘佛教思想於中土,乃得襄助譯經,劄記心得而成舉世聞名之肇論(含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闡揚般若性空之學,因以建構我國中觀哲學之

2、理論體系,對佛教思想之發展深具影響。本文旨在論述僧肇所倡靜係動之主導,動係靜之連鎖,故萬物各住本位而無變遷;現象事物雖多種多樣,然卻是「假有」,因係假有故空無自性;般若就作用言,乃有智照之用,就理體而言,則無相無知;涅槃與生312頁死不二,既不厭生死亦不樂涅槃,此乃廢言落詮,不落兩邊之中道境界等精湛之學說,以展現僧肇思想之基本架構。[本文]僧肇俗姓張,京兆(今陝西省西安市),生於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西元三八四年),卒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西元四一四年),乃當時重要佛學理論家之一,以擅長般若學著稱,著有肇論、維摩詰經注等書,以及其他論序,闡揚般若性空之學,對中國佛學思想之影響

3、甚鉅:僧肇在中國大乘性空思想方興之時,為東晉最具代表性之義學高僧,其思想一方面深受舊說之影響,一方面復師事鳩摩羅什,深得般若之旨。梁高僧傳謂其「歷觀經史,備盡墳籍,志好玄微,每以莊老為心要」,後「學善方等,兼通三藏」(註1),得以攝受釋道兩家奧義,通曉經、律、論三藏典籍,不唯精研老莊思想,亦且深體中觀哲理,因以形成其獨特之佛學理論,本文即就其動靜相即觀,即有即空觀、般若聖智觀、涅槃聖境觀四點,探究其思想之基礎。第一節動靜相即觀動即是變,靜即是不變;動與靜,變與不變乃相待之現象。宋代名士蘇東坡曾謂「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

4、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赤壁賦),故動與靜實為絕然對立之現象,據僧筆所言,則為相即之觀念,此動靜相即之觀點乃呈現於物不遷論一文,此文係探研宇宙變化、生滅、動靜之問題,亦即闡述事物雖在變化,實則毫無所變之玄義。常人甚或佛教學313頁者每以世間事物均遷流變化,永無止息,且藉事物之生滅變遷,以論事物之空無虛幻。其實動靜一源,本來不二,世俗之人,不了實相,妄生異論,因而動靜之極,不易言也。唯僧肇因矜愍眾迷,悲興於懷,而揭事物不遷之理論,顯大乘佛法之真諦,首就現象之變遷而論證其「物不遷」之形上意旨曰:「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註2),萬

5、物有生滅之化,四時有寒暑之變,一切均在時空中遷流不止,此乃人所共知之常識。然僧肇復依放光般若經「法無去來,無動靜者」(事物無去無來,亦無運動變化)之觀點,論述生滅無常之佛教哲理。一般而言,遷化流行,生滅無常即是變動;不生不滅,湛然常住方為寂靜,因之,動與靜互不相同,且事物亦無法同時表現此動靜互異之現象。僧肇則倡即動即靜,既不捨離寂靜以言動,亦不背棄變動而論靜,動與靜於表象上雖有不同,究其實質,二者乃合而為一,互相含攝。就僧肇而言,靜乃事物之真實樣態,亦是事物之實際性質,此即物不遷論之基本要旨。眾所周知,現象變化不定,瞬息無常,即無常住,則不可捨變而求不變。故僧肇依變以明不

6、變,藉動以明不動(靜)而謂:「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0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註3)事物寂靜之理,並非捨離變動以求取寂靜,而是於變動中尋求寂靜。因在變動中求取寂靜,故事物雖在變動,然同時亦是寂靜;因不捨離變動而求取寂靜,故事物雖為寂靜,然同時亦在變動之中。此即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之意。僧肇引經據論,由般若空觀論證萬物無所來去之理,並明示「物不遷」乃「即動而求靜」而云:「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註4)314頁道行般若經薩陀波倫菩薩品謂:宇

7、宙事物原不知由何處而來,亦不知往何處而去(註5)。中觀觀去來品謂:從方位觀察,可知某人正前赴某地,然前往之人並未由某方位移至另一方位(註6)°此即就變動之中尋求寂靜,故無所謂遷流變化。既無遷流變化,即無去來之名,而常人有去來之謂,乃因緣和合而生之假名。故僧發云:「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捨來已未來,復於何有來去」(註7)「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註8)諸法因緣而生,由緣而滅,不從未來而來,亦不隨過去而去,故知法無來去。僧肇復依「法無來去」之義,闡釋「昔物不至今」以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