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16329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内部结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内部结构探究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是士子与学者读书、学习、讲学、休憩和崇祀先贤的场所。书院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其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功能,突出人与建筑的协调统一,反映''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底蕴,十分讲究内部结构的建筑规划,形成了一定的规制。自南宋朱熹在各地大力倡建书院,并亲自创办书院讲学后,讲学、藏书和崇祀贤达被视为书院的“三大事业”,与之相对应的讲堂、藏书楼和祠堂即成为书院的主体建筑。但书院并非与世隔绝的封闭之所,同时兼有生活、游憩以及面向社会的文化学术交流等多项功能,从而使书院成为一个开放
2、性的综合体。因而书院建筑除了建有讲堂、祠堂、藏书楼外,还建有供师生食宿之用的斋舍以及休憩之用的亭、榭和起装饰之用的园景等。其中讲堂、祠堂、藏书楼作为书院的主体建筑,“三者的空间排列则是严格地按照中轴对称的布置原则逐次递进的,体现出对中国传统礼乐思想的遵从。”(卢山《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浅谈》,《建筑论坛》,2002年第2期)南阳地区的书院也大体与此相似。但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建筑,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格,所谓"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不但是指特定区域的风俗,也包括建筑这种大型的视觉艺术形式。“由于建筑比其他艺术形式和民俗活动来的更直观,通常也最受人
3、重视。”(万书元《简论书院建筑的艺术风格》《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书院建筑也不例外,书院建筑的地域风格会很明显的呈现出来。南阳地区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以及特殊的地域文化风格,使南阳地区的书院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南阳地区的书院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祠堂:这是书院的中心,也是书院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书院进行德育与祭祀的场所,一般位于书院的前面或中央。祠宇内力求宽敞肃穆,安置各位先贤、先儒的神主牌位。“'宛南书院由大门而入为先贤祠,设周、程、张、武乡侯诸葛公、昌黎伯韩文公诸神位于先贤祠,则人文可师。”(《光绪新修南阳县
4、志》卷六《学校志》)“万历二年,南阳知府成逊于志学书院讲堂前地建二忠祠。”(《康熙南阳府志》卷二《学校志》)“内乡菊潭书院于书院正房建立先贤祠,祀孑L子并附内乡先贤巫马施、范宁、李宗木、赵经、钟宇淳、谢君敬、王道生等,使书院肄业者有所观感效法。”(《同治内乡通考》卷四《学校考》)"新野县白水书院,饰中堂四楹,光武殿中尚肖塑像,高密侯邓公、阳虚侯冯公配之。”(《乾隆新野县志》卷九)问津书院“前殿设宣圣主,子路、长沮桀溺东西配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百五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这样,可以使院生随时瞻仰先贤,无不肃然起敬,成为他们耳濡目染中自
5、然传承的文化传统,明显起到“推重学统,加强教导”的作用。同时,书院为了维护“祠堂”的神圣和庄严,对祠堂的管理非常重视,派专人负责洒扫及上香,外人不得随意进入,以保证祠堂的香火不断。第一,讲堂:讲学是书院最基本的活动,讲堂则是用来讲学的场所,因而,凡书院都有讲堂。南阳地区的书院讲堂一般建于祠堂的后面,位于书院的中间,以突出其核心地位。“白水书院祠堂后四楹为会讲堂,为群弟子肄业所。”(《乾隆新野县志》卷九)“宛南书院由大门而人为先贤祠,次为总讲堂,令诸生会文于此,旁建四讲堂,为掌教之所。”(《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志》)“西关书院,中建讲堂。”(《乾
6、隆方城县志》卷六《西关书院记》)'‘诸葛书院中建讲堂,左右建斋舍。”(《嘉庆南阳府志》卷二《学校》)并且书院的讲堂数目视生徒的规模而定,少则一个,多达数个。“鸿文书院建讲堂一楹”(《乾隆续河南通志》卷三十九),“崇文书院计造讲堂一所三间”(《咸丰淅川厅志》卷四,《建修崇文书院碑记》),'‘西关书院建讲堂三楹”(《乾隆方城县志》卷六《西关书院记》),"叶县问津书院建讲堂四楹”(《乾隆叶县志》卷七),“宛南书院有总讲堂和讲堂五所”(《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志》)并且,南阳地区一些书院的讲堂还挂一些特殊的匾额。“鸿文书院讲堂颜日'聚魁'。”(《乾隆续河
7、南通志》卷三十九)“志学书院中建讲堂,匾日'志学'(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也)。”(《嘉庆南阳府志》卷二《学校》)'‘诸葛书院讲堂以'卧龙'为名。”(《嘉庆南阳府志》卷二《学校》)“敷文书院讲堂日'大雅',左序日'兴贤',右序日'育才'。”(《康熙南阳府志》卷二《学校》)另外,南阳地区的书院为了督促学子们认真读书,起到振兴教育的作用,往往把学规、学约刻于书院的讲堂。“段坚先生创建的志学书院,规置宏敞,条理精密。亲书白鹿洞书院条教及文公增损、吕氏乡约于讲堂壁间,其教之、学之,皆有成法;赏之、罚之,皆有定体。暇则亲造,劳其教者,而课其学者。”(彭泽《段
8、容思先生年谱纪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8年,第574页)“康熙三十年辛未冬十月,襄城李来章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