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6818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孟子思想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孟子思想探究【摘要】孟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耍代表人物,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孟子思想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耍从孟子的政治论、心性论两大方面对孟子的思想进行阐述,并重点介绍了孟子的代表性学说“性善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在现实生活应该从人性善出发,以此来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本文能够旨在进一步了解孟子思想以此对我们现在社会秩序建设有所启示。【关键词】孟子政治论心性论一、孟子生平简介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
2、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o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二、孟子思想探究(一)政治论1.民本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所谓民本思想是全国人民思想政治本体论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关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学说。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孟子充分认识到人的重要
3、性,只有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才可以得到天下。国家首先要保证老百姓的权益,君王要以百姓利益为主耍执政方向。因此,君心思想在民间,而不是君主,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1.法先王法后王就是以后世君王的做法为规范,比较讲究实际,不泥古,当吋推崇尧舜Z道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孟子主张仁政与“王道”,古代圣王是心目中所效仿的楷模。在孟子看來,为政必须“遵先王Z法”,否则就是离经叛道,就可以人神共诛之。3•仁政与王道王道是孟了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学说,孟了主张君王要施行仁政,,仁者爱人。先有仁心然后才能很好的施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
4、人Z政”,孟子的思想在当吋来说有一种革命性在里面。施仁政惠民天下,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国泰民安。孟了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Z,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虎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吋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仁政的最终目的就是百姓能安乐,既要实行王道,乂要“尊贤使能”知人善任。4.德治观念孔了论“仁”,是自觉的道徳;孟了
5、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孔了偏向敦厚,而孟了则偏向愤世嫉俗。君主应培养出徳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在孟子看來,实施仁政是历史的经验总结,关系到国之兴亡。他极力推崇王道,反对霸道,主张以王道统一中国。5.反对霸政孟了一向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反对“霸道”横行。孟了对“王道”和“霸道”作了如下界定:“以徳行仁者王”,即以徳服人,实行仁政就是王道;“以力假仁者霸”[1]52,即假借仁义名义为号召,凭借武力征伐就是霸道。“制民恒产”,这是孟子构想的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也是孟了主张实行王道政治的重要施政纲领。(二)
6、心性论孟子“善说”主要是发挥孔子“仁”的概念。孔子“仁”缺乏理论基础尚未解释清楚,“道徳价值观根”的问题,因此,孔子建立了“意识的道德价值观“。善良是人类的基本意识,这种意识是表示同情,羞恶,辞让和非四端。”四端“,描述了意识的道德价值观是与生俱來的。这可以补充孔了“仁”的理论缺陷。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O其名言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三)性善论孟子力主人木性善,“性善论”是他的
7、人格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石。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受后天物欲和环境的污染,只要能够找回自己善良的木性,即“道徳理义”,则“人人皆可以为尧舜”O这个发现口己善良本性和道徳理义的过程就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审美过程。孟子所谓“理义Z悦我心”,就是指这样一种愉悦的美育感受过程。孟了学说有一个最基木的观点,就是“性善说”O他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有些人变恶,是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没有保持和发扬本性中的善。告了却认为人的木性无所谓善或恶,环境和教育才使一个人成为善人或恶人。告子认为人性像湍水一样,无“东西”Z分,没有方向,人性善与不善是
8、由外力决定的。它是从现象的可能性上来断定事物的是非曲直。孟了则抓住事物的本质,以水性喻人性,他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Z就下也”,以事物本质必然性而论,则是“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的性是有定向的。水是向下的,人是向善的。孟了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