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55433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成因及纠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成因及纠治策略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他说:“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养成的,意识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常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由此看来,一个人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抵制不良行为的习惯,对其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如果他沾染上了不良习惯行为,轻者误入歧途,重者可能毁了他的一生。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我从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农村学生家
2、长自身文化条件薄弱,加之工作繁忙对子女成长不重视,学生在家缺乏家庭关注和教育,造成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表现明显,本人从教这几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家庭和日常生活做了一定的调查了解,现把我校学生不良习惯形成原因归纳如下:家庭德育的滞后在形成小学生不良习惯原因中,家庭教育方法不妥是小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关键性原因。在家庭教育中,最突岀的矛盾便是父母和孩子很少正式地沟通交流。现在农村很多学生属于“留守学生”,学生的父母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学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
3、想意识也得到了解放,造成单亲家庭或再婚组合家庭的增多,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农村家庭多数也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分的溺爱或隔代亲(孩子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过度宠爱),长此以往,容易使得孩子形成任性、娇生惯养和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学校德育的不力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知识教育重于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
4、生的负面影响极大;或所学的是一些过于陈旧的远离学生生活的书本知识,不仅无助于他们的成长,也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社会风气与学生的关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今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社会上存在着“知识贬值”和“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使学生错误的认为读书无用、金钱万能等等,逐渐产生了物质上的拜金心理,学习积极性减弱,有的还通过偷窃来获取钱物。此外,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残渣。例如一些暴力电影、恐怖电影、黄色电影等等,有些网吧老板为了谋取暴利,
5、让小学生随意进入网吧,随意给小学生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这些腐朽思想的侵蚀,不健康文艺作品的毒害,都对小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埋下了不爱学习的祸根。农村小学生纠治不良习惯的对策针对以上不良习惯的成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纠治:家庭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别以为孩子一早到校、傍晚回家,老师、学校的教育才是最重要,其实老师分配给每一个孩子的单位时间是很少的,单独交流的机会更少。孩子需要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引导,是一对一的
6、言传身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孩子的父母自身都有大量不好的言行,那么你的孩子在你长期感染下怎能不养成不良习惯呢?那么就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样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父母要善于疏导本身的情绪,不可以由于本身工作或生活上其他事情而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温暖、和谐而充满爱心的家庭环境。最后,制定家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出严格的家规以约束孩子的行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需要纪律制约,没有家规,孩子
7、想怎样就怎样,就无从引导。有了家规,孩子才知道该怎样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家长也知道该照着什么标准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所以要培养好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教育家长,教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这样我们学校开展工作时才事半功倍。学校环境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老师是对学生教育的实施者,也应该是最关注学生一举一动的,所以首先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老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开展必要的课间活动,想法解除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信任老师,与老师讲心里话,
8、听老师的话,从思想深处接受老师的帮助。其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当学生有了过错之后,教师的批评应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因此在批评时要谨慎小心,用积极文明的语言比用消极、粗鲁的语言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