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

ID:46580489

大小:844.3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25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_第1页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_第2页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_第3页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_第4页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史學十三卷二期二○○二年六月1「舊君」的經典詮釋──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甘懷真**儒家思想與皇帝制度的關係長期以來是歷史學研究的焦點,自不迨言。此課題尤其環繞在儒家思想是否提供了皇帝制度的「專制」要素。筆者雖無鑰匙可以打開此研究之堂奧,使讀者一窺全貌。但希望能從「儒家經典詮釋」的新視野,探究儒家學術若作為一種「政治詮釋學」,並非有固定的內涵,須視歷史中的行動者如何根據其所處的歷史脈絡,受其策略影響。而儒學作為一種政治論述,主要是透過儒家經典詮釋。故「經典詮釋」、「政治論述」與皇帝制度(所謂「專制」)間的關係當是十分複雜的。本文藉由《儀禮.喪服經傳》

2、中的「舊君」條的分析,探討漢唐間的儒者如何詮釋其文字、符號與其所蘊涵的學術傳統。藉此探討漢唐間的儒者如何藉由儒家經典詮釋以創造其自認為合理的政治秩序。而有關「舊君」條的討論,本文的重心在於士大夫如何運用載於經典中的「舊君」制度以建構士大夫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其中的君臣關係,而此類君臣關係的理解與建構都牽涉到皇帝制度中的「官僚制」的諸要素。故本文也藉此分析漢唐間以官僚制為主軸的皇帝制度的政治秩序的內涵,以說明其原理並非成型於春秋、戰國而實施於秦始皇,其原理在漢唐之間仍被儒者不斷利用經典詮釋以重新界定。關鍵詞:皇帝制度經典詮釋禮制喪服禮政治秩序君臣關係舊君

3、漢六朝隋唐*本文初稿曾宣讀於「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畫所舉辦之第二次研討會(臺北,2000),修訂稿宣讀於第五次研討會(上海,20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甘懷真新史學十三卷二期一、前言本文的目的在探討漢唐間的儒者如何藉由儒家經典詮釋以創造「皇帝制度」的政治秩序及其原理。1而焦點將集中於《儀禮.喪服經傳》中的「舊君」條的分析,研究儒家思想與政治秩序之間的關係。皇帝制度的諸政治原理向來是歷史學關注的焦點之一,無庸贅言。皇帝一稱始於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的「議帝號」。故皇帝制度的正式成立自可溯及此時期。然而,自西嶋定生的皇帝制度學說為學

4、界所知以來,皇帝制度是指一種以皇帝為頂點的政治系統或政體,主要是用以區別在此之前的封建制,與在此之後的民主政體等。西嶋定生舉出「官僚制」、「郡縣制」與「個別人身的支配」作為皇帝制度的三要素,此三要素都胎動於春秋戰國的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過程中。亦如西嶋定生所論,春秋戰國時期特殊的歷史脈絡賦與了中國「專制」政體的特色。2戰後以來,中國國家型態的研究重視政治制度與社會結構間的關聯性,諸多與皇帝制度相關的研究將問題點置於這兩者間的交互作1皇帝制度的內容本身即為研究的課題,諸學說紛陳,所謂皇帝制度的定義,本文主要是依據西嶋定生,代表作如〈皇帝支配の成立〉,《中國古代

5、國家と東アジアの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並參考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0(1993/06);金子修一,〈皇帝制度〉,收入《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邢義田,〈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收入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2西嶋定生,〈皇帝支配の成立〉。「舊君」的經典詮釋──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3用。如皇帝制度形成的研究著重探討春秋、戰國期間的小農經濟、聚落型態的轉變與士階層興起等課題。然而,這些社會經濟條件的出

6、現雖然制約了其後政治制度型態,卻不能決定皇帝制度將以何種形態的出現。政治制度的形成取決於歷史中的行動者在面對客觀局勢時,採用何種策略,在政治鬥爭中所取得的結果。故學者多在「國家相對社會」的視野下,探討國家如何藉由官僚制度以編組國家權力的系統,並藉以支配民間社會。代表性的研究可舉許倬雲分析西漢統治集團如何摸索並制定其與社會關係的各種策略,終能凝聚成西漢中期以後的選舉制度,並成為其後皇帝制度的基本規範。3又如渡邊信一郎長期探究「中國古代專制國家」的問題,主張跳脫戰後以來「生產關係論」的框架,納入「國家論」的角度,視「國家」(包含政治、法律的諸面向)為諸種社會關

7、係的舞台。故其與皇帝制度相關的研究是探討國家如何藉由策略以建構一套得以支配社會的政治體制與輔助的意識型態。4上述研究有助於理解皇帝制度,自不待言。然而,若政治制度與其相應的政治秩序的形成是歷史中的行動者在面對客觀的局勢時,憑藉其政治理念,採取特定的政策,經由政治鬥爭而達成其結果。故也有必要探究政治人物所具有的政治理念,及其如何憑藉其政治理念以理解其所處的外在世界,並作出其對應的策略,及其策略所產生的結果。本文的課題除了奠基於上述「國家相對社會」研究類型的深厚基礎上,其焦點將置於作為政治行動者的儒生如何藉由詮釋儒家經典以理解其所處的政治世界,並創造其自以為合

8、理的政治秩序規範。如眾所週知,儒家學說與皇帝制度關係為二十世紀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