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74021
大小:109.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范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整理与复习。目的在于整理、梳理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清晰的建立知识网络。因此把知识网络的建构充分放手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拨,既能培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又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
2、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3.通过复习,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角的度量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破重难点设想:让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连起来。教师相机解疑释难,特别针对后进生进
3、行指导,并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整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训练题有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本单元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基本训练(一)。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角的度量》的知识,老师对这些知识简单归纳一下是:一个符号、两个作图、三个比较、四个定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知识作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回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通过简洁的语言,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容易记住,并进行归纳
4、整理。二、揭示学习目标1.小组为单位合作复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复习的目标,进行合作复习,并将知识作归纳整理。教师巡视指导,着重提醒学生在练习时需注意的地方。2.进行小组汇报(1)一个符号——“°”(角的单位)。(2)两个作图。画线(画直线、射线、线段),画角(工具量角器、三角板)。画角方法:A.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B.在量角器78度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C.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3)三个比较。A.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
5、区别(端点、延伸情况)。B.各种角的区别(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区别就是定义。)C.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端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4)四个定理A.两直线相交:对角相等,领角互补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为90度C.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D.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小组为单位合作复习思考后分组汇报小组汇报一个符号是什么?小组汇报两个作图指哪两个。重点介绍如何画角?小组汇报三个比较是什么?小组汇报并熟记的四个定理充分尊重让学生学生积极
6、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连起来。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提供探究材料和探究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三、专项训练教师针对复习中的重难点,提出疑问,并相机解疑释难:1.量角器上如何看一个角的大小。什么时候看量角器上的两排度数的哪一排。2.有共同一个端点的角如何数?3.两块三角板如何拼出哪些度数。针对教师的疑问进行讨论,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教师相机解疑释难,特别针对后进生进行指导,并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整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四、巩固提高(一
7、)判断对错,并说说为什么。(1)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2)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3)1平角=2直角()(4)1周角=2平角=2直角()(5)平角就是一条直线。()(6)周角就是一个圆。()(7)用三角尺可以画出75°、120°、140°的角。( )(8)经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二)猜一猜角的度数?并说明原因。(三)1、画角:1.用量角器画一个25°、90°、120°的角2.用三角板画一个60度的角和一个150度的角。(四)、数角。1.已知∠1=40°∠2∠2=()∠3∠1∠3
8、=()∠4∠4=()读题思考进行判断说明理由观察思考指名汇报交流看角的方法动手练习交换订正观察思考指名汇报说明理由通过训练题突出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本单元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画后让生量角,检验学生画角,量角掌握的程度2.已知∠1=40°,∠2=(),∠3=()。指名汇报说明理由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