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05793
大小:8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2
《《王逸少遗殷浩书》背景及作者思想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逸少遗殷浩书》背景及作者思想探析[摘要]在东晋朝廷偏安、内忧外患的政治条件下,东晋初年的文人书信体文学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作为东晋重要的士人代表,王羲之早期亦汲汲于政事,可惜世人多关注其书法,而其文名尤其是书信体文的成就却为书名所掩,治世之才亦鲜为人关注。从《王逸少遗殷浩书》的成文背景以及文章内容的分析可窥见其文才与治世思想,从而反映东晋历史条件下的文人心态,[关键词]王羲之;殷浩;文才;治世之才[中图分类号]IXX年的文人书信体文学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作为东晋重要的士人代表,王羲之早期亦汲汲于政事,可惜世人多关注其书法,而文名却为书名所掩,治世之才亦鲜为人关
2、注。宋人洪迈在其著作《容斋随笔》中就有如此观点。言王逸少在东晋时:盖温太真、蔡谟、谢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其操履识见,议论闹卓,当世亦少其比。…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则一艺之工,为累大矣:王应麟《困学纪闻》一三亦言日r愚谓右军所长,不止翰墨。…言论风旨可著廊庙,江左第一流也,不可以艺掩其德,[曾子固]谓之一能,过矣亦见王羲之有努力世务的一面《晋书》卷八。《王羲之传》中有一篇《又遗殷浩书》,是魏晋时期书信体文学中不可小觑的一篇,且具有东晋偏安政局下的文学时代典范性。高步瀛先生在他的《魏晋文举要》中收录此文为《王逸少遗殷浩书》
3、,有详博严谨的注释,并评价此文r论事洞中繁要,文亦雅饬。”若论晋之书信体文学,莫能忽略此文清时张溥对于王羲之的书信亦多加赞叹,在《王右军集》中评价连同此文在内的书信曰:此数札者,诚东晋君臣之良药,非同平原《辨亡》、令生《论晋》,追览既往、奋其纵横也。”本文拟通过《王逸少遗殷浩书》一文来对他的文才与治世思想略作分析—、成文背景及文章特点分析(―)成文背景之疑出生于仕官世家的王羲之,字逸少,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庾亮请为征西参军,后职位多次调整。作为东晋世族门阀的后裔,出仕后的王羲之深存经邦济世思想,曾曲折从政31年。在任职期间,他清醒认识到现实世事,以实际行动表现出了人世经济之
4、志向,曾对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表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依据《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曾经给殷浩写过四封信,第一封是针对殷浩劝其应命为官书信的一封回信。另有三次是他写给殷浩的劝诫书信,第一次是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诫之:第二次是''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第三次是殷浩“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并且在第三次后,附有此文,称《又遗殷浩书》,似乎此书写于殷浩为姚襄所败之时而依据《晋书■殷浩传》,殷浩与桓温确有不和:时桓温既灭蜀,威势转振,朝廷惮之。简文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普,以抗于温,于是
5、与温颇相疑贰:当时王羲之从大局出发。希望殷浩“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构嫌隙”,但殷浩未能接纳意见此后记叙的殷浩北伐的情况中,殷浩曾“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许、洛防以…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苟羡为督统…”,驻扎于寿阳,与姚襄虽心有不和,甚至“谋诛襄”,但仍然在进屯洛阳时任用姚襄:使襄为前驱:等到殷浩“既至许昌,会张遇反,谢尚又败绩,[殷]浩还寿阳。后复进军,次山桑,而[姚]襄反,[殷]浩惧,弃辎重,退保谯城,器械军储皆为[姚]襄所掠,士卒多亡叛‘:北伐失败之后就有桓温闻其败,上疏罪浩之事,要如《晋书•王羲之传》里所说“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似乎有困难,可能性不大。故而,此书写
6、作时间当不是殷浩为姚襄所败时《资治通鉴•晋纪》有对殷浩北伐之事的记载r永和八年六月,谢尚、姚襄共攻张遇于许昌。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略地关东,帅步骑二万救之。丁亥,战于颍水之诚桥,尚等大败,死者万五千人。尚奔还淮南,襄弃辎重,送尚于芍陂;尚悉以后事付襄。殷浩闻尚败,退屯寿春。…殷浩之北伐也,中军将军王羲之以书止之。不听。既而无功,复谋再举。羲之遗浩书云云。”因此,此书信应该是写于谢尚败后、殷浩屯寿春之时:既而无功,复谋再举”,当时姚襄尚未反(姚襄叛击败浩在永和九年十月),而不是《王羲之传》所谓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之时(二)书信内容及特点简析《魏晋文举要》中将
7、全文作五部分。高步瀛先生总结五段内容分别为:宜谋救败之道;柄政者往日之失:还守长江,以固根本,并图善政,为救败之计;论复谋再举之危,并明己不得不极言之故;因军兴而刑罚益峻,恐有叛乱之忧。”细细品读原文,可知高步瀛先生概括精准第一部分,首先提及“知安西败丧”,表明本文写作时间在于安西将军谢尚为张遇所败之后,同时抒发了对于殷浩北伐失利的叹惋之情,认为应该认真反思失败的原因,不能重蹈覆辙。而“愿思弘将来,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兴之业:以忧国忧民之心表明自己心中的救败之道: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因循所长,以固大业”第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