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氨基硅油改性苎麻纤维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氨基硅油改性芒麻纤维探究摘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氨基硅油对芒麻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IR)、接触角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改性前后芒麻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氨基硅油改性的芒麻纤维表面成功包覆了有机硅分子,且表面轻基数量减少,吸水性较未改性的芒麻纤维下降,与聚丙烯相容性提高;改性后,芒麻纤维的结晶度提高了15%;在230工以前,未改性的芒麻纤维质量损耗为5%,而改性后芒麻纤维基本上没有分解,改性后芒麻纤维的耐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关键词:表面改性;芒麻纤维;氨基硅油;结晶度;热性能中图分类号:TH145.42文
2、献标识码:A芒麻纤维是一种天然热带植物纤维,具有纤维素含量高、密度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等优点•近年来,芒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内饰材料[1-3],已逐渐成为各国关注和开发的热点•其中天然麻纤维改性是该材料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芒麻纤维吸水性大、微观缺陷以及表面杂质的存在,芒麻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不理想,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高[4-5],从而限制了芒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因此,如何对芒麻纤维进行有效地表面处理,在其表面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改善芒麻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氨基硅油对芒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其表面
3、成功地包覆了有机硅分子,并且探讨了该种处理方法对芒麻纤维表面状况和热性能的影响.1实验及测试分析1.1实验原料兰麻纤维来源于湖南省麻类研究所,氨基硅油来源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其它原材料包括氢氧化钠、无水亚硫酸钠、硅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醇,均为分析纯等.1.2氨基硅油改性芒麻工艺流程芒麻改性工艺流程为:芒麻原麻除杂一原麻碱脱胶一水洗f真空干燥〜氨基硅油改性处理f水洗f真空干燥.首先,用化学脱胶的方法对芒麻原麻进行脱胶处理[6],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然后,将脱胶处理过的芒麻纤维放入高温高压反应釜(GCF2型)中,缓慢倒入氨基硅油乳液(乳液中包含氨基硅油、十六醇及
4、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氫气条件下,于160°C反应3h,待反应完成后,将处理过的芒麻洗涤干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1.3测试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5SXC型)测试处理前后芒麻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变化,用接触角测定仪(JY82型)测定纤维的接触角,检测液体为2次蒸馆水、二氯甲烷和乙二醇,其相应3结论提出了一种氨基硅油改性芒麻纤维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在芒麻纤维表面包覆了有机硅分子,从而使得改性后的芒麻纤维吸水性下降,与非极性聚合物(如:聚丙烯)的相容性提高,其结晶度提高了15%.同时,改性后苦麻纤维的耐热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避免了芒麻纤维在加工
5、过程中的碳化变色现象•该工艺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参考文献[1]田永,何莉萍,王璐林,等•汽车制造用芒麻纤维增强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1):21-24,33.TIANYong,HELiping,WANGLulin,etal.Studyofmechanicalpropertiesoframiefiberreinforcedpolypropylenecompoundsforautomobileindustry[J].MaterialsEngineering,2008,(1):21-24,33.(InChinese)[2]杨德旭,鲁博,张林文,等.天然
6、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C]〃黄山:玻璃钢学会第十六届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2006,E-6.YANGDexu,LUBo,ZHANGLinwen.Applicationofnaturalfibercompositesinautoindusty[C]〃Huangshan:FRPSixteenthNationalInstituteofGlassReinforcedPlastics/CompositesAnnualConferencePapers,2006,E-6.(InChinese)[1]SUDELLBC,EVANSWJ,ISAACDH,etal.Asur
7、veyintotheapplicationofnaturalfibercompositesintheautomotiveindustry[C]//SaoPedroBrazil:InternationalSymposiumonNaturalPolymersandComposites,2002.[4]SGRICCIAN,HAWLEYMC,MISRAM.Characterizationofnaturalfibersurfacesandnaturalfibercomposites[J]・Composites:PartA,2008,39: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