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

ID:46084841

大小:341.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0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_第1页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_第2页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_第3页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_第4页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CPS外国文学]文化符号的辨识与_圣经_互文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符号的辨识与圣经互文解读周平内容提要众所周知,圣经是一个内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各卷文本之间具有明显的互文性。本文认为,深入了解圣经内部各文本相互渗透、相互阐释、互为印证的关系,才能对圣经进行正确的解读。而要揭示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则需要认知和解读一些文化符号。基于这一认识,作者尝试辨识路得记与其他圣经文本共享的!文化符号∀,从而揭示圣经的文化属性以及圣经文化在历史上的传承。关键词圣经路得记互文解读文化符号引言20世纪60年代,受文学思维模式影响,圣经研究掀起一股高潮。新兴的批评方法对

2、统治现代圣经研究大半个世纪的!历史考据学∀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以奥尔巴赫(E.Auerbach)为代表的学者否定圣经文本的断裂性,强调其统一性,认为圣经完全可以按一般文学标准加以研究。奥尔巴赫将亚伯拉罕献子祭主的悲壮场面与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在十年漂泊后回到家中的戏剧性场面进行比较,证明了采用叙事学理论宏观研究圣经的合理性。60年代后,深受!新批评∀文学理论影响的!圣经文学本体论∀宣称,圣经文本的自主性才是决定圣经解读的关键所在。圣经新批评派注重文本形式以及文本自身的阐释功能,忽视圣经文本的历时性及

3、其历史性意图。他们将文本最后定稿人的作用从单纯的编纂者提高到作者。在旧约批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罗伯特#奥特在圣经的叙事艺术一书中雄辩地证明,#129#外国文学评论No.2,2010圣经是一个内在联系紧密的统一体,而非互不相干的拼凑物。∃奥特对圣经文本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反响。而后,梅尔#斯滕博格对奥特理论提出了修正。在强调圣经的整体统一性及其文学自恰性的同时,他指出,圣经研究必须重视圣经的意识形态功能。斯滕博格认为,纯文学方式解读圣经会导致不可避免的偏差,不足以揭示圣经文本的高度复

4、杂性和精湛性;只有在对圣经的宗教使命及其历史文化语境全面了解基础上的文学阐释才是负责任的圣经批评。%圣经研究集大成者、加拿大著名学者诺#弗莱则指出,圣经中的神话故事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格局方面具有系统性,而形&成体系的神话代表的正是特定的区域性文化范畴。与!圣经文学本体论∀相比较,后现代圣经批评对圣经的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关注圣经内部各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观点显然更具客观性,因为圣经毕竟是时代的产物,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国内近年出现的一些圣经阐释理论引起了学术界对圣经研究

5、的兴趣,一些零散的文本解读也相继问世。笔者注意到,某些对于圣经单一文本的文学阐释,并未重视目标文本与作为整体的圣经之间在解读意义上的依存关系。这样便从方法论上否定了圣经内部各文本的一体性和历史客观性,因此,误读、错读或产生主观臆想在所难免。本文尝试揭示圣经#路得记中的文化符号,以阐释圣经的文化属性以及圣经文化在历史上的传承。路得记中的文化符号及其互文意义在讨论路得记中的文化符号及其互文意义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自主、自恰的文本观念,主张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

6、的,它与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文本之间都有着关联。互文性理论打破了文学本体论的框架,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指出文本阐释不能仅局限于对单一文本的解读,而可以借助其他文本,拓展对目标文本的阐释维度。根据互文性理论,目标文本的意义并非封闭性或终极性的。以法国文学理论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尔特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理论认为,互文性指∃RobertAlter,TheArtofBiblicalNarrative(NewYork:BasicBooks,1981).%MeirSternberg,ThePoeticsofBiblicalNar

7、rative(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5).&NorthropFyre,TheGreatCode:TheBibleandLiterature(SanDiego: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82)37#130#文化符号的辨识与圣经互文解读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这个网络涉及过去的、现在的乃至将来的文本。与传统的、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的文本理念相比较,互文性理论更重

8、视读者和批评家的作用,更关心文本意义的重组和动态关系。这一观点对圣经的文学阐释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圣经并非一部简单意义上的书,而是一部集无数不同时代与背景的作者的智慧、上千年文化积淀的巨著。然而,将这些作品汇集在一起的动机和策略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