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ID:45638496

大小:56.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参考书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3、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诗。【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鉴赏咏史诗的几个步骤。2、难点: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所体现的主要情感。【学情分析】《杜甫诗三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秋兴

2、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导学流程】自主学习一、回顾旧知:背诵《秋兴八首(其一)》二、基础知识1、写作背景:《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

3、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系国家之感。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2、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例1】下列加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环珮(pèi)省识(shěng)潦倒(liáo)朔漠(sù)B.青冢(zhǒng)江渚(chǔ)千载(zǎi)琵琶(pí)C.王嫱(qiáng

4、)霜鬓(bìn)阴森(yīn)荆门(jīng)D.边塞(sài)萧森(xiāo)阻塞(sài)暮砧(zhēn)3、诗歌形象的理解鉴赏:(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王昭君。(2).对诗歌形象的鉴赏:(1)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这首诗歌就是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表露自己的不幸和怨恨。(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就是借景来

5、抒发感情,营造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气氛。(3)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例2】下列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和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这一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

6、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小组讨论】   文本探究问题1:概括本诗主要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诗人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问题2:《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途经昭君村时所作的咏

7、史诗。诗人为什么要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能一展抱负。肃宗朝虽然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个左拾遗,却最终被疏远,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为自恃美貌,高标自恃,不肯贿赂画工,最终只得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人,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问题3:读《咏怀古迹(其三)》,在诗人笔下王昭君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颔联和颈联说一说。颔联

8、中“去”“留”二字,显示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去”说明她远嫁异邦,“留”则说明她死后葬于他乡,而“独”则点出其孤独。颈联中“春风面”是昭君悲剧的根源,而“归”之前加“空”字,说明昭君生前望归而不得,只能是死后其魂魄在夜月之中归国,悲剧意味更甚。概言之,在诗人笔下,王昭君是一个远嫁异邦,思念故国而不得归,死后远葬他乡,只有魂魄夜月归来的孤独、幽怨的悲剧形象。【提问展示】1.口头展示:两个例题2.边板展示:文本探究的三个问题【点评精讲】与本诗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