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

ID:45599716

大小:74.2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15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_第1页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_第2页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_第3页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_第4页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压力调的策略取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市2002年度规划课题55编号调节教师职业压力,改善教师心理品质“教师职业压力调节的策略研究”成果报告二需零五年六月三十日一、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审视二、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意义三、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主要依据、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设计1、被试和假设2、原则和方法3、管理的模式五、教师职业压力调节的操作策略策略1:环境支持策略策略2:制度保障策略策略3:培训指导策略策略4:心理辅导策略策略5:教师自律策略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结果1、改变了教师的压力认知,缓解了职业压力。2、唤醒了教师的自我意识,尝试着心理自塑。3、改善了教师的心理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4、促成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整体发

2、展。七、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结论结束语Pffr:《放飞心语一教师心理调节案例集》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本。——斯宾塞[摘要]根据2000年杭州市教科所对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客观测量,发现我校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分析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认为与他们面临的压力事件相关。由于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胜过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一切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校自2002年开始了“教师职业压力调节的策略研究”。课题组运用学校宏观调控策略、教师自主调适策略、教师内涵发展策略,把教师压力管理纳入学校管理范畴,对被试实施教育性心理干预和压力调控管理;

3、将教师社会支持系统内部“自学、自省、自律、自娱式”的干预与外部“环境、制度、培训、辅导式”的调控相结合,使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同步。研究表明,这种压力管理模式,能唤醒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教师减缓职业压力,改善心理品质,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现阶段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有效形式。[关键词]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系统压力调控管理[正文]一、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审视对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学界起步较晚,从H常生活情境屮迫切感受到的特定压力,及其常见的应对策略岀发,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更是少见。本文根据我校教师心理咨询中的几个典型案例

4、,尝试着走近真实,审视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典型案例[一]及其分析[来访者A]基本资料:性别,女;12年教龄,曾有不错的教学业绩与口碑,因人际关系紧张而有过受挫史,调现单位1年;来访时间:2003年10月12日。[主述内容]听不得半句不恭不敬的话,对同事聊天时说的带有“攻击”性的话特别反感,但又不好意思发作,生怕人际关系搞僵,只能压抑着赶快“撤离”。喜欢教学,自信能从中释放自己对生活的激情,但不能集中精力,在教室上课或在办公室备课批改时,总觉得有人在监视自己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至于课堂教学走神,办公室备课、批改无法安心,只能把工作带回家做。为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就回家拿自家孩子撒气

5、,或与家人愜气,以至于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很苦恼。总之,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整日地处于怕人际关系搞不好的莫名其妙的焦虑中。[案例分析]该案例屮,来访者虽然没有提到压力二字,但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首先,竞争压力和曾经的受挫史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构成了其压力源的核心。来访者曾有过不错的教学业绩与口碑,因受挫调离原单位,到新单位后急于得到肯定,但乂怕自己T作成效不如别人而重蹈覆辙,所以就“太在乎别人对她的态度”,因此,其心理困境是出她口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落差大,心理压力也大,而且与口俱增。其次,因人际关系紧张而有过的受挫史,使来访者心理变得

6、异常敏感和脆弱,为使自己不再受伤害而与周围同事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一点在来访者的H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总觉得有人在监视自己,总担心别人在说自己”,戒备、怀疑、担心甚至害怕,使得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反应。來访者面对压力和挫折,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来访者在内心深处总隐隐有着一种不安全感的原因;再次,竞争压力和敏感的心态直接决定其而临人际性冲突问题时,必然会采取凹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来访者在与同事相处时,尽管尽力控制着自己的反感和不快,但是把自我消极情绪固着于

7、家人,导致了其心境的全面恶化,当然也影响了其和同事们的沟通与人际的和谐。实际上,这是由于来访者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导致压力感(压力能量)转移的结果。如任其发展,而不加以干预调节,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典型案例[二]及其分析[来访者B]基本资料:性别,男;3年教龄,有事业追求,有受挫史;来访时间:2004年4月15日。[主述内容]大学读书优秀,希望有朝一日能脱颖而出;毕业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做个好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