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10862
大小:54.6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4
《学年论文最终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分类号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学年论文题目(中文):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的必然性及改善学生姓名:赵思勋学号:1215401015系别:公共管理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指导教师:宋曙光起止日期:2014.9.08—2014・10・262014年10月26日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的必然性及改善摘要民主化的时代,公民与政府是舟水关系,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一再陷入危机,公民将弥足珍贵的事业置于地方政府及其各方的失信、失误和失败的风险中,地方政府的声望与威望一度受挫,导致政策无法实施落实,社会秩序不稳定,经济发展滞缓。政治信任危机
2、既可能来自于公民自身;发生于政府体系;也可能形成于公民与政府体系的沟通环节;当然信任环境的改变也会引发政府信任危机。认识到政府信任危机必然性,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应保持适度张力,寻找达到一种最满意原理改善关系,有利于政治信任的建构。关键词公民政府信任危机—、前言世界各国出现的政治信任危机则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人们从学理上深刻思考政治信任及相关问题。尤其在中国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更是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建设大浪潮中,一定会遇上各种危机,危机不可怕,不能正确认识危机的必然性才是真正该可怕的,不能正确认识,就不能够很好解决。危机不仅仅是危机,也
3、是挑战,也是成长;在发展中不断发现自身缺陷问题并改善,因此成长。危机中的政府信任危机更加值得研究,政府信任作为政府所拥有的一种软实力,是每个政府维系自身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与精神支撑力,不可或缺⑴。而地方政府作为直接与公民接触打交道的基层,危机矛盾突出的主体。更是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研究和处理。本文研究中国地方地方政府信任危机及改善以政治学及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得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敏感位置上信任危机发生无可避免,分析其必然性原因作为建设性建议。二、为什么地方政府信任危机政府
4、信任是公众对于政府如何基于他们期望而运作的基本评价。公民利益向纵深发展,诉求日益多样化,而政治体系又难于满足丛林化的利益诉求。这种对政府持续走高的期望,“已造成了政府'超载'一种情势,这种情势下公民要求政府解决政府难于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做比政府能做的更多事情(更多不可协调的事情)。”批判公民的成长导致了公民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失衡,实质是权利和责任关系的断裂,结果造成了公民和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危机⑵。三、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现状全球著名的爱德曼公关公司(EdelmanGlobalPublicRelations)不久前公布了20"年度全
5、球信任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央政府的信任度从2010年的74%窜升至88%,名列第一。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只有65.4%,大大低于中央政府21.8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公众的信任度更是低了23.3个百分点。于地方政府掌握大量配置资源的权力,又缺乏将之运用到本应运用之处的足够动力与机制,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与民众的关系越近,民众就越能感觉到它的暴虐,对它的腐败认识得越清楚;相反,离得越远,民众越感觉它的亲近,反而越值得寄予厚望了。民众日益不满地方政府,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地方政府信任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
6、指出,近年来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多达十余万起,这些群体事件多因征地拆迁冲突、环境污染冲突和劳动争议所引起。以2011年大连“PX事件:浙江“海宁事件:2012年四川“什那反对兴建钥铜项目事件:江苏“启东事件”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为例,地方政府在处理涉众事件中,存有越俎代庖现象,部分政府人员处置不当,企图凭借公权的强势和支配力量控制事态进展,致使可通过协商解决的独立事件迅速恶化,地方政府又刻意维护形象,有意隐瞒事态进展信息,导致民众接收的第一信息多是被曲解、恶意传播的片面信息,到官方公布信息时,民众反而多持质疑态度
7、,加重了政府的信任危机。四、地方政府信任危机必然性(—)社会信任危机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性的社会信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法制性的社会信任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社会信任危机动摇了许多人的道德底线,扭曲了正常的价值体系,破坏了国家与社会、市场利益各方以及社会成员间信任的基础⑶。在这个全社会陷入大的信任危机环境下,人们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政府信任水平的降低甚至信任危机的爆发自然难以避免。(―)中央政府在最有知识的专家们层次上证明已经是事实的是:在政治上,对于一种政策有多么好,常常在这方面或哪方面缺乏有
8、说服力的证明。多数情况下,政府总是可以制定出好的法律、政策与政令,至少在民众看来,纸面的规定是比较好的。但还是有政策很可能并不合乎政治学或经济学的逻辑,即使地方政府认真执行,也很可能产生某种“非意图后果”,但民众此时会觉得,中央的政策之所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是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