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93871
大小:43.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芦笋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摘要:介绍了夥县引种芦笋蔬菜新品种,进行设施栽培研究,其主耍技术包括:因此选择与建园、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和常年管理等。关键词:芦笋;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夥县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3-82-02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Linn)学名石刁柏,系百合科天门冬属的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高档蔬菜和保健食品。其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风味鲜美,有特殊的芳香味,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因其品味兼优
2、,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称其芦笋,是因为主要供食用的嫩茎,形似芦苇的嫩茎和竹笋,故我国现在已有很多人习惯将石刁柏称为芦笋。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在美国、欧洲其消费量仅次于番茄、刀豆、蘑菇和豌豆,排在第五位。芦笋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紧俏,供不应求,在我国市场也日益畅销,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特种经济作物。芦笋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很好,芦笋种了在播种后2~3a内形成鳞茎盘,每年春季,从鳞茎盘上部,抽出许多嫩茎,这就是通常食用的芦笋。芦笋的经济寿命很长,一般可达14〜
3、18a。近年来,夥县引进芦笋这一新的蔬菜种类,开展试验栽培,进行技术探索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一年育苗、栽植,第二年收益,3〜4a产量达1000〜1500kg/667m2,5a后进入丰产期,2000kg以上/667m2,收益在1万〜1・5万元。1园址选择与建园1.1园址选择作为芦笋大棚栽培的园址,要求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而且最好土层深厚,沙壤性土壤,土壤PH值在微酸性到中性之间。1.2建园1.2.1大棚搭建芦笋大棚栽培,选择6m宽的钢架大棚为宜,棚长30〜50m,视地块而定
4、。1.2.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园时必须做好园区道路、排灌沟渠的设计建设,园内道路与棚的走向垂直,并确保水电配套到位。做到能排能灌,作业方便。2品种选择芦笋品种很多,经过试种比较,在夥县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格兰徳、2000-3、达宝力等。格兰德的优点:不易散头、散头率低、产量高,质地鲜嫩、品质好,抗病性好。3育苗芦笋育苗几乎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在本地最好的还是春季3~4月播种育苗。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即浸种3昼夜,且每天将种子搓洗换水,浸种后洗净催芽4〜5d。然后播种,一般454g芦笋种子播250
5、m2,可移栽大出0.67hm2o4定植4.1定植园准备在搭建好的大棚里,施足基肥,每667ni2腐熟粪肥2〜3t,加适量复合肥。然后耕翻做畦,畦宽1.2m,每棚4畦。4.2定植时间育苗60〜75d,苗长至30cm左右即可移栽。4.3定植技术每畦栽1行,株距25〜30cm,定植深度10〜12cnu移栽时大小苗应分开栽植。定植后将苗剪留15〜20cm,以利存活。栽后全园灌一遍定植水。栽植当年,做好肥水管理促其生长,不打顶,直至枯黄。第二年夏、秋即可有芦笋可采。5常年管理主要包括采收、留苗、禾苗整理、
6、土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及大棚管理等。5.1采收与留苗栽后第二年,夏季即有芦笋采收,头一季采10〜15d就要留苗,留苗30d左右,再采第二季约35d,然后留苗生长直至枯黄。从第三年开始进入正常生产管理。越冬后一般2月上屮旬就开始采春芦笋,一直采至4月中句,然后留苗30~35d,至5月中下旬;再开始夏芦笋采收一直到7月中旬,然后拔除老苗留发新苗至8月中旬(25〜30d),又开始秋芦笋的采收一直到10月中旬结束,然后再次留苗生长直到11月禾苗枯黄,拔除枯禾越冬。芦笋的采后留苗,春后的那次每兜留新苗4〜6
7、根,夏后的那次老株拔除后每兜留新苗7~9根,留苗应选茎粗1.1-1.8cm的新笋,过细过粗的都不好,同时注意留苗的合理间距。5.2禾苗整理主要内容是,在禾苗长至1.2m时进行摘心,控制徒长;将生长不良、枯黄的植株予以清除;对生长茂盛的植株进行必耍的绑缚和吊绳,防止倒伏。5.3土肥水管理5.3.1土壤管理结合肥水管理进行,做到冇草及时清除。5.3.2施肥越冬季施基肥1次,一般在11-12月清园时进行沟施,每667m2用腐熟粪肥1500-2000kg+复合肥100kg;生长季(2〜10月)每月施肥1
8、次,结合灌水进行,每次每667m2用复合肥+尿素20kg。5.3.3水分管理基本要求,生长季每月2次,遇旱适当加密。注意芦笋喜潮怕渍的特点,既不能缺水,又不能形成渍涝,做到防病、高产。5.4病虫防治主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茎枯病、褐腐病;斜纹夜蛾、金针虫、芦笋甲虫、呀虫、红蜘蛛以及地下害虫地老虎、虫娄!1店、脐!It等。5.4.1根腐病重点是注意巡查,一旦发现病株,立即将其掘出烧掉,对病株附近的土壤充分浇灌根消毒。在栽培上注意肥水管理,减少发病可能,要合理采笋,严防伤根。幼苗定植时用苯菌灵或苯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