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73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3
《萧山新街花木城营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市场营销萧山新街花木城营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产业集群现状及营销状态1、产业集群现象的发展何雄明在2010年9月的中国商界《产业集群理论发展与评析》中指出,所谓产业集群,通常是指以某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和产业公会等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些企业和相关机构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直接或间接相联结,交互关联而成的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之和。充分对产业聚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2、王缉慈,童昕在2001年第5期的经济地理《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一文中指出,真正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能经受经济波动的考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相关产业中引领世界潮流的产业区域,才是真正成功的区域。这说明了区域开放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赵鑫,王淑梅,纪流河,程铭在2010年第18期的科技管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_以辽宁省为例中以辽宁省为例》中提出,学者们基本上根据集群内市场结构、企业衍生方式和发展方式标准来划分。2、针对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转变和营销策略的研究张国亭在2007年第5期山东学报《产业集群品牌风险与规避措施探析》中指出,特别是在信息高速传递的条件下
3、,新闻媒体的负面信息批露,对集群品牌和区域形象的打击更快,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树立起来的区位品牌,可能在一夜之间声名扫地,对区域经济的冲击极大。因此,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张国亭3从维护与发展集群品牌的角度,做出以下几个营销策略:申请注册集群商标、原产地标识,保护品牌知识产权;提高质量一世,建立健全的质量认证、监督体系,以产品质量保证集群品牌信誉;加大集群品牌营销工作力度,塑造和提升集群品牌形象;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集体应对贸易摩擦,维护集群品牌信誉。此外,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积极提供给类公共机制,包括积极的产业政策、完善的
4、市场规则、各类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品牌文化的宣传以及相应的职业培训教育等,创造一个有利于集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刘军萍,王爱玲在2010年第1期农产品加工.创新版《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主要做法》中指出,创意农业既是产业融合的产物,也是产业融合的表现形式。文中所提出的各种创意模式具有借鉴价值。(二)产业集群营销的环境分析和存在的不足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胡跃在2005年3期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队学报《关于宁波
5、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考》中指出,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并进而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和企业实力。与此同时,与服装加工密切相关的一些行业也很快发展起来。可以在宁波服装产业集群较为成熟的发展中,看到乐观的前景。郭艳在2003年第1期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行品牌集群战略走产业集群道路》指出,“集群”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产生大型、超大型企业所具有的有效规模和有效效率,在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集群”可以集合大量的有产业链接关系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很多其他相关的辅助部门,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和市场机遇。“集群”更可以借助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优势和相互
6、补充的作用,使“集群”中的企业达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分析了北南三大集群大连,浙江(杭州、宁波、温州),广东(广州、虎门、中山)三个全国最主要的服装产业集群,着力强调产业集群给品牌效应的深重影响。(三)对集群营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综述,我发现缺乏农产业集群营销专业化的指导,更多的是站在政府、组织中介层面。我认为撰写相关专业化集群营销是有价值的。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萧山新街花木城,结合萧山新街花木城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其具体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适合于该花木城的营销策略。胡跃在2005年3期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队学报《关于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化
7、发展的思考》中指出,宁波服装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障碍有:产业内合作程度低,集群的集体效益差;人力资本投入少,专业人才匮乏;政府与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够。3王瑛在2009年第4期改革与创新《宁夏羊绒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初探》中指出,宁夏羊绒产业在集群内规模效益差、竞争力不强;企业分工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带动集群企业共同成长的龙头企业;集群内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科学进步缓慢;政府没有针对集群设置很宽松的发展环境。王缉慈,童昕在2001年第5期的经济地理《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一文中从公共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