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医药导报1999年第2期第18港综述作者:丁•继鸣卢玉琼单位:26601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关键词:维生素C,大剂量;临床应用;作用机制摘要结合近年文献资料,报道大剂量维生索C的临床应用新进展。维生索C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临床研究证明该药对以下病症有确切疗效,现概述如下:1胆道蛔虫性胆绞痛陈颖华[1]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该病48例患者,并设对照组作比鮫。方法:治疗组川维生索C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im,6h后重复1次;对照组为对症治疗。结果:两组24h疼痛缓解率
2、相比,治疗纽明显优于对照组«em>P<0.01)o另有报道用50%葡萄糖注射液与2.5g维生素C混合,im,待疼痛有所缓解后,再进行输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机制可能为:解除胆道及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从而有利于驱虫及止痛。2亚硝酸中毒王才林[2]对误食含亚硝酸盐的而条中毒的43人,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成功。方法:催吐洗胃,用维生素C5〜10g,隔4〜6h静脉注射一•次,轻者用2次后症状消失;12例重症者于8〜12h后神志转清,紫绡消失,体征平稳,24h内维生索C用量20〜30g,住院2d痊愈岀院。机制:维
3、生索C为还原剂,可使Fe3+还原为Fe2+,恢复低铁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使氧化型谷胱廿肽转变为还原型,保护酚系统的活性筑基免受毒物的破坏,恢复酶的活性,参与其解毒作用,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疗效突出。3婴幼儿哮喘有人[3]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常规+维生素C、常规+维生素E三组。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解痉等措施。治疗前及恢复期抽血测SOD及LPO含量,观察各组临床表现。治疗组丿IJ维生素C5()()mg/kg加入l()()ml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qd,疗程6〜10do维牛素E100mg/kg,po,ti
4、d,疗程同上。结果:咳嗽、喘息、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H四项指标中,除咳嗽持续时间三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项指标加维生素C、加维生素E组与常规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喘息和哮鸣皆持续时间平均缩短1.8d,住院口缩短2.2do实验室指标,患儿治疗前血清SOD含量明显降低,LPO含量明显升高,三组间差异不显著«em>PP<0.05)o氧自山基作为一种重要炎性介质参与哮喘发病己受到人们关注。婴幼儿哮喘
5、发作时血中氣自山基水平增高,维生素C在体内高浓度时能消除氧自山基及单线态氧('02),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而清除细胞内外氧自由基。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侠[4]对25例慢性ITP患儿用维牛素C4.0〜5.0g加入10%衙萄糖注射液200〜250ml静脉滴注,qd,至血小板升至100X10/L后改为口服维主素C片1.0®每H空腹顿服,1个月后如血小板数仍保持在正常水平即停药;如血小板数未达正常,则静脉滴注3周后再口服2周停药,出血症状严重者可配合口服小剂量泼尼松。结果: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
6、率76%,显效时间1〜3周,随访6〜18个月,有4例复发,重复应川人剂量维生素C仍可使血小板数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另有人[5]单川维生素C2.0〜2.5g,po,qd,有效者维持3〜4个月,无效者6周后停跖,治疗ITP患者13例,总有效率61.5%,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多在治疗后第4周(2〜6周)出现,对轻型患者和既往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者效果较好。潘怀富[6]对38例患者采川分组对比方法,泼尼松组20例,维生素C组18例(维生索C1.5g,po,bid),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別为75%,66.67%,差异不显著(vem>P<
7、/em>>0.05)。机制:维生素C可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未被血小板相关抗体识别的其它抗原表位的血小板产生;促进结缔组织屮细胞间质的合成,抑制透明质酸酶和纤维素的溶解,保持细胞间质的完整,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减少氧口由基对血小板的损害;改变血液的酸碱度使单核・匕噬系统吞噬能力下降,减少了血小板的“拘押”,从而使血小板数量冋升。因此对轻中型ITP患者,可先试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治疗无效时,再改用激素或免疫制剂治疗。5流行性乙型脑炎惊厥张平[7]对治疗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
8、时,加用维生素C250〜500mg/(kg•d),维生素B650〜100mg/(kg-d),同时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使用Id。结果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对照组28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17例。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e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