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年吸入性肺炎69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吸入性肺炎69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危险因素;吸入性肺炎;优化抗菌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02/200607我科诊治老年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pneumonia,AP)患者69(男41,女28)例,年龄6广102(平均76.5)岁,诊断标准:①老年肺炎患者有原发基础疾病和诱发AP的危险因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实变体征或湿性罗音,肺部X线胸片或CT片提示肺部炎性阴影浸润;②饮水和(或)进食时有呛咳史,餐后冇返食史或痰内混有食物残渣;③部分隐性老年吸入性肺炎需喉镜和气管镜检查,吞
2、咽激发试验、水吞咽试验、枸盐酸超声雾化吸入试验协助诊断,而肺部X线胸片表现为阴性结果,但气管镜检查发现部分患者气管和支气管内有食物残渣,可诊断为急性吸入性气管支气管炎[11;④经鼻饲和抗生素治疗才能控制肺炎.1.2方法分析患者各基础疾病的误吸发生率及病原学特点•比较个性化、针対性优化抗菌方案,尤其对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在ICU重点监测生命体征,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疗效判定:好转(体温正常,无胸痛、胸闷,咳嗽、咯痰症状减轻,呼吸困难缓解,肺部炎性渗出阴影部分吸收
3、);治愈(症状消失,无并发症,肺部炎性阴影完全吸收,生命体征平稳1〜2wk以上).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2结果2.1基础疾病本组老年AP均存在基础疾病,脑梗死14例,中风12例,老年性痴呆9例,晚期肿瘤8例,COPD机械通气6例,胃食管反流5例,一氧化碳中毒4例,安眠药中毒3例,乙醇中毒2例,慢性心衰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长期卧床营养不良2例.部分患者冇2〜3种疾病,其中以神经系统疾病列首位(51%),与其他基础疾病比较误吸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2.
4、2细菌学调查经过2〜4次痰培养和(或)气管、支气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培养,在69例中,经反复培养无细菌生长者18例;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者51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例,金葡萄球菌5例,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性细菌31例,主要菌种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奈瑟球菌、金葡萄球菌和口色念珠菌等不同组合,G肠杆菌29%,厌氧菌15%,金葡菌10%,而混合感染61%.2.3抗生素应用本组患者分别使用了青霉素类、B内酰胺(包括加酶抑制剂者)加甲硝卩坐、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和莫西沙星等,
5、发现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比哌拉西林加甲硝呼(包括加酶抑制剂)更好(表1)・表1哌拉西林加甲硝醴和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略)2.4临床转归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18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例,气管切开4例,7d内脱机19例,14d内脱机9例,1例不能脱机,出现呼吸机依赖.治愈58例,死亡11例,6例死丁JIOF,5例死于ARDS.18例未检出任何病原体的患者中,7例死亡,11例治愈.有效58例在治疗2〜5d后体温逐渐正常,咳嗽、咯痰好转,呼吸困难改善,低氧血症纠正,5d后在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胸片均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好
6、转•本组冇29例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应用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给予B1PAP模式辅助通气,患者耐受良好,而应用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有4例治愈.3讨论老年人常合并1〜2种以上基础疾病,各种生理代谢机能降低,生理反射减弱,因而误吸的危险因素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基础疾病以神经系统疾病列首位,其他包括晚期肿瘤、COPD机械通气、胃食道反流疾病、各种中毒、肺心肾肝脏器慢性功能不全以及营养不良.而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基础疾病比较发生误吸的发生率高(P<0.01),老年人误吸发生率增高也与咳嗽反射这一保
7、护性反射作用减弱密切相关.病原学的检查显示,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以混合感染多见,其屮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其他有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这与年轻人肺部感染不同.我们比较了青霉素类、B内酰胺类加甲硝醴(包括加酶抑制剂)组和莫西沙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莫西沙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哌拉西林加甲硝哇类(P<O・05).Ferrara等[2]建议,在疾病的初期采用莫西沙星或和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牛素足量、足疗程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常常能迅速改善病情.KaneGill[3]认为,对于老年吸入性感染性肺炎严重病例,应釆用
8、抗厌氧和需氧菌的广谱抗生素治疗方案,因此临床常合并应用甲硝呼类.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目前文献报道意见不统一,不推荐常规使用.【参考文献】[1]MethenyNA.Twcheobronchialaspirationofgastriccontentsincriticallyilltubefedpatients:frequency,outcomes,andriskfactors[J]・CritCareMed,2006;34(4):1007-1015.[2]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