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31801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分析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分析摘耍目的: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均行经中上腹部正中切口食管下段前舉肌层切开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结果:症状完全缓解18例,明显好转2例。结论:经腹入路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老年体弱病人经腹途径危险性小。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特点是下段食管括约肌不能松弛,食管体缺乏正常的蠕动波,食管排空受阻造成食管腔内食物淤积而扩张。2000-2009年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0例,回顾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男13例,女
2、7例,年龄21〜70岁,病史1〜14年。均有间歇性吞咽困难,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反流及胸骨后疼痛,体重下降13例,呼吸道症状5例。均有扩张治疗病史(2~5次)。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食管顿剂造影检查示食管中下段蠕动消失,顿剂潴留食管不同程度扩张贲门部可见鸟嘴状萝卜根状、漏斗状改变。手术方法:本组20例均经上腹部正中切口,切断肝三角韧带,将肝左叶向右上方牵拉,切开腹段食管表面覆盖的腹膜,食管套带向下牵引,显露下段食管,贲门及胃底,于食管前壁沿纵轴切开肌层,分离出黏膜层,黏膜外层剥离范围超过食管黏膜周径1/2,用胃底前壁分别与切开之食管肌层两侧缘缝合固定。木组5例术中食管黏
3、膜破损,原因食管下段及贲门局部黏连(3例为病史长,多次进行扩张治疗,2例为肥胖病人,术中暴露困难),均以细丝线修补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5〜10天。黏膜完好者术后笫2天开始进全流质饮食,黏膜破损者术后笫7天开始进全流质饮食。症状完全缓解18例,明显好转2例。术前体重下降13例,术后体重都有明显增加。复查食管锁剂造影,18例均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狭窄,2例锁剂通过缓慢,其余锁剂通过顺利,均无反流现象。讨论贲门失弛缓症是除食管癌,贲门癌外最常见的食管贲门部疾病,占食管疾病的2%〜12%[1]o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进来的报道证实,贲门失弛缓症病人中肠肌层
4、神经丛退化,一氧化氮合成明显减少,致使食管功能失调。有学者发现贲门失弛缓与某些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有密切相关,提示木病有免疫遗传的机制[2]o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呕吐及反流,一部分病人可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因进食差,病程长,可出现体重下降;反流重者可出现夜间睡眠时呛咳,误吸后可引起肺内感染。食管失去正常的推动力和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如期舒张松弛,使食物滞留食管内不能下送。由于食物滞留刺激食管黏膜,继而发生炎症和多发溃疡,在滞留性食管炎的基础上可发生癌变。因此,对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内科药物及扩张治疗效果不佳者,只要无手术禁忌证应及早手
5、术治疗。改良Heller手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常规术式。手术可经左胸或经腹途径,各有优缺点。本组病例均经腹途径行改良Heller术加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效果良好。经腹途径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老年体弱及心肺功能差的病人经腹部途径危险性小,操作也较快,还可对腹部进行检查,如有病变可一并实施手术治疗。缺点是肥胖的病人暴露困难,本组2例肥胖病人术中暴露困难,损伤食管黏膜,故肥胖病人心肺功能好应选择经胸途径。由于肌层上段切口受到限制,不能提供足够的视野,需要在贲门区进行广泛解剖,贲门结构受到破坏,可能发生反流,因此必须考虑行Niss
6、en胃底折叠术抗反流。参考文献1戈峰,Mingliu,李琦,等•基础胸外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03-204・2顾恺时•心胸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2003:9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