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院临床专业医疗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院临床专业医疗发展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院临床专业医疗发展【摘耍】目的:对我院近三年临床专业医疗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2007-2009年自身增长系数和2009年各临床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综合评价,认为妇产科、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是我院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科室。结论:运用秩和比法横向和纵向评价,能直观、准确地反映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综合评价方法。❷【关键词】秩和比法;临床专业;评价❷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29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70
2、-02医疗工作绩效评价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医疗评价系统的核心,因此,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通过综合评价以便提高医疗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业务发展,提高医院管理能力❷❷[1]❷。用秩和比法(RSR法)计算医院各临床专业医疗工作质量综合指数,根据综合得分来评价临床专业的水平,在实际应用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说服力❷❷[2]❷。本文用秩和比法纵向与横向结合对我院各主耍临床专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❷1.资料与方法o1.1资料来源:本院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统计工作报表。根据综合评价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综合评价专业工作的指标体系
3、。❷1・2指标选择:选取专业门诊量、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病床工作日、专业总收入、药品费构成比、人均业务收入指标进行编秩。❷①对各专业2009年与2007年各指标增长率的基础上用秩和比法进行专业评价,计算结果为RSR(纵);②横向比较,即在各专业2009年数据的基础上用秩和比法进行专业评价,计算结果为RSR(横);③纵向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取纵向比较的RSR值和横向比较的RSR平均值对科室进行评价,结果为RSR(综)。❷1.结果❷2.1编秩:按以下方法进行编秩,门诊量、出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总收入、人均结余为高优指标,其最大值编为最高秩次,次大值次Z,依次类推,最
4、小值编为lo平均住院Fl和药品费用构成为低优指标,其最大值编为1,次大值递加,依次类推。当出现二个相同数值时,取其平均秩次。❷2.2计算RSR值:RSR二SR/(mXn),式中的m为指标数,n为分组数。RSR综二(RSRw纵+RSRw横)/2,得到纵向排位结果、横向排位结果、综合结果的排位情况(见表1-3)o表1临床专业指标自身对照增长系数(2009年/2007年)及RSR纵表中括号内数字为秩次R。❷表2临床专业医疗工作质量指标秩次及RSR横❷纵向比较结果显示,发展速度排前三位的为肿瘤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医疗工作排前三位的为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神经科;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比较结
5、果显示,排位与单用纵向比较相比或单用横向比较发生了一些变化,排在前三位的为妇产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❷2.讨论❷秩和比法以非参数法为基础,采用秩次比较,融合了参数分析的方法,比单纯采用非参数法更为精确❷❷[3]❷。秩和比法在多个不同指标的情况下,客观地反映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做出综合评价。应用专业指标自身增长系数來评价专业工作,纵向比较各专业近三年的增长率,客观反映出其发展势头❷❷[4]❷o其缺点在于对那些本身工作指标就已经达到或趋近饱和状态的专业发展增加速度减缓,那些实际工作指标较低的科室上升发展速度较快。横向比较目前(2009年)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工作指标高的排位在
6、前,而工作指标低的排位靠后,其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各专业的发展情况,对于新设立的学科,但发展很快的科室不利。因此我们采用纵向、横向结合比较的方法对临床专业进行排位,结合各专业目前的工作情况和发展情况,这样那些工作指标高而冃保持了一定发展速度的科室就会排位在前,工作指标低且发展速度较慢的科室则排位在后。妇产科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各项工作指标均处于前列,横向比较排在第一位;但由于其本身工作指标很高,发展速度相对较低,在纵向比较屮排在第十位。但通过综合评价比较发现妇产科上升为笫一位。肿瘤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2009年比2007年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快,在纵向比较中排在第一位,但门诊量、病床周转次数和平均
7、住院R指标明显偏低,各项工作指标排在笫八位,而在综合比较中排在笫七位。❷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各临床专业的工作情况,也能满足领导重视科室纵向发展方面的要求,比以往的单项考评更客观、更科学、具有说服力,易于在医院管理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❷[1]王玖,徐天和,徐勇勇•医院工作综合评价中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914-915.❷[2]姚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