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模板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模板

ID:44225086

大小:2.77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模板_第1页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模板_第2页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模板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单元教学模板设计石阡民族中学:朱洋教学单元名称匀速圆周运动设计者学校石阡民族中学设计者姓名朱洋选用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所需教学课时数6教学设计理念力图把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按照研究物体运动的一般思路组织教学。在导入中,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研究圆周运动规律的愿望;接着介绍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注意从生活的实例中形成这些物理概念,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来突破重点知识,并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教材结合生产、生活的实例,分

2、析了常见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和大小突破了难点。最后介绍了圆周运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现象——离心运动,同时让学生了解离心现象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利和弊。学习者分析需求分析圆周运动这部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运用很广,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大多学生对这方面知识闻过,但未深入了解。学习任务分析本单元包含的教学内容导入身边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实例分析,离心运动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它是一种变速运动。(2)理解几个物理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3)知道向心力,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来源。(4)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能运用向心力的公式进行计算。(5)通过向心力的实例分析,体会向心力的来源。(6)能运用向心力各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求竖直面上的变速圆周运动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7)知道离心运动及产生条件。(8)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离心现象和避免离心现象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线速度各角速度的物理意义,体会用这两个物理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方法;2.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结合车辆在水平路面、倾斜路面和竖直平面上的运动,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同时让学

4、生感受圆周运动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4、知道离心运动及产生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生产中的离心现象。难点:1.对角速度的理解;2.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理解;3、在生产、生活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3/3教学目标阐明知识与技能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来源;2、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半径的定量关系;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和向心力,通过实例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其来源;4、认识离心运动,能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5、关注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比值定义

5、法来描述物理量;2、学会有关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比较明确地表述发现的问题;4、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圆周运动的规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领略圆周运动的神奇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乐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所隐藏的物理规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3、能够大胆的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4、通过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实际问题,养成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策略制定本单元课

6、程安排新授课(4)节实验课(1)节测试课(1)节复习课(0)节探究课(0)节习题课(1)节教学方法本单元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等)教学媒体本单元拟采用的教学媒体(演示实验、课件、录像等)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第一节导入身边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讲授使用第二节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师生探究使用第三节向心力的实例分析讲授不使用第四节离心运动师生探究使用复习课本章内容师生互动测试本章内容3/3本单元知识结构图画出本单元的概念地图及知识结构图教材地位:在学习了直线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学生在研究运动

7、的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圆周运动比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得多,以为下一章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打下基础。编排意见:按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也有不妥之处,第4节学习了离心运动,而忽略了近心运动的学习,在卫星变轨问题中即有离心运动又有近心运动。在这一章中两个知识点应该具有等同的地位。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