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

ID:44216898

大小:45.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_第1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_第2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_第3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笔记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笫四节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一)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价值z谜”:有些物品具有很大的效用,其交换价值却很小,即价格很低,而另一些物品其效用很小,交换价值却很高,于是就产生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相矛盾的难题。这样的难解z谜后來是川边际效用的概念把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区别开來解释的。(二)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1、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2、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屮得到的总的满足。总效用的大小取决于

2、个人的消费水平,即消费的物品与劳动数量越多,总效用越大。3、总效益和总效用之间的才盾:即在生产投入达到某一点之询,总收益和总效用都是在增加的,但是,在到达一点之后,就会出现总效用继续上升,而总效益却开始下降的情况。因为在这点以后边际效用仍然是正的,因此总效用还是在增加的,但是边际效益却成为负的,所以总收益开始递减了。一、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一)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1、把劳动定义为痛苦的努力过程,工人提供劳动力的决策的因素:工作的净痛苦、工作虽和获得的效用量。2、维塞尔认为在私人企业里企业家追求的是交换价值的最大化,同吋他还指出在现实经济中交换价值并不仅仅依赖于效用,也依赖于

3、购买力。(二)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增量1、消费者剩余:指的是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意放弃某种商殆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和很少能接近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此种超额的满足可称为消费者剩余。2、社会福利的增量:垄断行业如果由政府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冃标來提供则nJ能以较低的价格捉供,消费者会増多,消费者剩余增加,这样利润虽会减少,但是减少的利润总量会小于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的总量,结呆是山于更多地增加消费者的利益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福利。(三)政府的福利责任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可以增加社会福利的问题:1、政府的税收或补贴与社会福利。2、政府所有或

4、经营垄断行业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第三章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一)福利的经济学内涵1、个人福利: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它是正负效用的总和2、社会福利:和当于个体福利总和(受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不只是总和问题而是制度安排(二)效用的内涵和测量1、效用的内涵:是指消费者从物品屮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满足程度越高,效用也就越人2、测量方法(1)基数效用理论:*、效用可以测量并赋值b、人际Z间的效用的水平可以进行比较(2)序数效用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效用本身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根本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

5、,人们也无法用可观的数值來测量并显示(三)消费者剩余:是指一个人为了不(或为了拥有)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价格,二者Z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二、个人利益于社会选择(一)个人利益与自利行为自利行为:每个个体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满足自我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二、福利最大和帕累托最优(一)福利最大化:效用实现的最人值,也就是收益-成本比率的最大值(二)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人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第四章凯恩斯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

6、落(一)萨伊定律:牛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中心思想: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也就是供给决定需求。这必然会导致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否认由于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的町能性,二是否认人规模非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二)摩擦性失业:由于暂时的技术或结构上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三)口愿性失业: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情况变化的反应缓慢、固执己见的原因,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低工资而造成的失业。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演变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就业一般理论1、现实经济生活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时候有效協求不足,并且分析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以此来探寻解决失业的有效途径。2、非

7、H愿性失业:有一部分人虽然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二)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冇效需求的解释和对影响收入转变为需求的“三大心理规律”。1、其基本思路:(1)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2)失业源于有效需求不足⑶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不足则是由二大心理规律2、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木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第三节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有效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