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

ID:4421518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_第1页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_第2页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_第3页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_第4页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日在某论坛上发现一文章,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用,特摘录于此以方便好好学习领会:  一个人如果老是碰壁,缺乏小的成功的体验,最终很难取得大的成功。为什么那么多老师发生了职业倦怠?因为碰壁太多。为什么有些老师见了学生就高兴,有的退休了还在迷恋教育?因为在同样的情况下,他碰壁较少,成功较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可能很多,但是他们智慧的差别恐怕也是重要原因。我从教十九年,前十年是混、抵触、厌倦、怵头,认为自己的个性绝对不适合当老师;中间七年是苦苦探索,不得要领;最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一月十日向王晓春老师讨教以来,精神状态明显变化,工作也有起色。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日益复杂的学生,许多老办法不允许用

2、,或者用也不灵了,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碰壁的机会是很多的。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可以把问题学生分成三级。一级问题生的问题班主任就可以解决。二级问题生需要交给“校园专家”处理。校园专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每所学校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专家。三级问题生是最严重的,学校也解决不了,那就交给社区工作者、心理医生、公安机关,或者教育系统专办的特殊类型学校(不光是工读学校)去教育。班主任工作是有边际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能要求他们去做他们不大内行的事情。现在教育界流行一个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就等于宣布教师万能,教育万能。其实即使是教育专家,也有对付不了的学生。所以

3、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提法。勉强这样要求教师,其结果是使他们耗费大量精力去办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而本来能够做的事情却没有精力去做,两头都没弄好。这不明智。再说,一味要求保护问题、生的权利,实际上侵犯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权利,因为问题生往往会捣乱,影响他人学习。比较明智的办法是分层把关。但是,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第一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班主任都是教育专家,但是我们却希望专家型的班主任多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班主任的素质决定我们民族的未来的素质。所以我主张对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培训。既然他们在师范学校并没有学到处理问题学生的专业本领,那就应该补课。对教育、教师的作

4、用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教育万能论也是错误的,二者都走了极端,对教育、教师害处很大。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是根本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来说,遗传是内因,教育是外因。我相信小孩从小在狼群中生活会变成狼孩,我也相信狼无论在人群中生活多久,受教育多好,也变不成人。至于学生,孔子说因材施教,加德纳说多元智能,是有道理的。在一定时间内,或许有资格宣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这毕竟不是一种常态。不可能在全国推广的。问题学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一、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你

5、会发现,许多教师遇到问题没有研究的愿望,他们感兴趣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管”。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问,你的心情我不问,你的感受我不想知道,反正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就不行,我就要用我熟悉的一套办法,软硬兼施,使你就范。这叫作“管理压倒教育”或者“管理代替教育”。按这种思路,教育永远不会走向科学,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阶段,而且会越来越行不通。二、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我给老师讲课,发现递条子提问问的老师几乎全都问“怎么办”,很少有问“为什么”的。比如有个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就问“怎么办”。不知道不听讲的具体原因,怎么能知道对策?在这种老师的心目中,好象凡是不听讲都可以用同一种方式解决似的

6、。实在太缺乏分析了。三、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在许多老师看来,学生上课不听讲,就是“不想学”;不好好写作业,就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守纪律,就是“成心捣乱”;“早恋”就是“思想复杂、肮脏”;成绩一下降,就是因为“松劲”了。总之,他们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归结为觉悟问题、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好象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学生许多问题并不属于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而常常是心理问题或者能力问题。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靠一般的思想教育方式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每当教师用自己的错误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

7、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只会埋怨学生不接受他们的教导,却不想想自己开的药方是否对症。四、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遇到问题提出假设(假说),然后加以验证。假说当然是多种比一种好。可是你拿学生的同一个问题(例如不完成作业)去问教师,你会发现他们的归因很简单,而且说法差不多一致。既然原因这样简单,教育方式当然也就不需要因人而异了。所以“因材施教”不过说说而已,具体的教育行为,只是程咬金的三斧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