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83475
大小:2.99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10-19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温过去品味考题着眼当下抓纲务本高考复习系列高考复习系列★填空题考查主干知识及教学要求一览表题号08年09年要求涉及知识点要求涉及知识点1A三角函数的周期性B复数的概念及运算2B古典概型C平面向量的数量积3B复数概念及四则运算B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4B一元二次不等式、集合及交集A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C平面向量数量积等B古典概型6A几何概型等B方差7A、B流程图及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等A流程图8B导数的运算、导数的几何意义等A正四面体的体积与类比9C直线方程、类比等B导数的运算、导数的几何意义10C数列、归纳推理等B指数函数的单调性11C基本不等式B对数函数
2、、集合与不等式12B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B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与垂直13B解三角形、函数、轨迹等B直线、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14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等C等比数列、集合等A:流程图,类比,三角函数周期B:复数,古典概型,集合,导数,离心率A:数量积,等差的、等比数列,不等式★解答题考查主干知识及教学要求一览表题号08年09年要求涉及知识点要求涉及知识点15C三角和及二倍角的正切C三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16B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B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17B函数模型及其应用C等差数列18B、C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圆的方程的求法B、C直线方程,直线与圆的关
3、系19C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分类讨论、分析问题及论证的能力B函数模型20B、C充要条件、指数函数与绝对值函数、不等式的综合运用B、C二次函数、不等式分类讨论★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重点知识重点考,非重点知识穿插渗透考,不以知识点的覆盖面为目标忠实地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09年为例,09年《考试说明》必做题部分共有76个考查点,其中A级要求的32个,B级要求的36个,C级要求的8个。试卷中没有考到的大约有20个,其中A级要求的32个知识点有16个没有考到,B级要求的36个中大约有4个没有考到(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余弦的诱导公
4、式,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8个C级要求全部考到(不一定都是考难题,难题更多体现为BC综合或BB综合)变式5.填写下列表格:★08、09年数学高考的特点1.注重基础,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2.返璞归真,依纲靠本----对课本知识的考查不遮不隐3.循序渐进,力求和谐----试题面孔不偏不怪,不在争议点面题抓纲扣本求和★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由于支撑学科体系的重点内容是知识间“交汇”的源泉,因此学科主体知识在前两年的高考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传统的核心内容:函数(包括三角函数、导数)、数列、空间直线与
5、平面、直线与曲线等四大主体内容每年考查均达130分左右,在必修部分(总分160)约占全卷81%。突出学科主体知识的表现之一——对核心内容加大考查力度★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A.函数(包括三角函数、导数)作为高中代数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考试中的安排:08:(1)(8)(11)(13)(14)(15)(17)(20)09:(3)(4)(9)(10)(11)(15)(19)(20)其中,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利用导数求切线,三角变换求值,在实际背景中求取函数模型等知识点两年都进行重复考查合计84分左右★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B
6、.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线、面的垂直与平行08年:(16)题——证明直线∥平面、平面⊥平面;09年:(16)题——证明直线∥平面、平面⊥平面;(12)题——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合计19分14分★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C.解析几何着重考查直线和圆、二次曲线的性质,08年:(9)(12)(18)题09年:(13)(18)题其中椭圆的离心率、直线与圆的方程、解析几何中恒过定点问题都是两年连续考查合计21分合计24分左右★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D.数列着重考查等差、等比数列08年:(10)(19)题09年:(14)(17)题合计19分
7、左右★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突出学科主体知识的表现之二——对主体知识重复考查三角函授的周期性,导数的切线方程,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线面垂直与平行,等差等比数列,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求法,椭圆的离心率在试卷中都是重复考查的对象,甚至于不计较试题的简单重现变式5.填写下列表格:★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周期性:1xy★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利用导数求切线:★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08年(16).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Ⅰ)
8、直线EF∥平面ACD;(Ⅱ)平面EFC⊥平面BCD.★主体特出----对主干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