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137578

大小:504.1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9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

2、力。材料中“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说明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土地开发2.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我国中原地区

3、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了此后的古代中国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木棉成为人们衣被原料的主要材料,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是南方人口的增多以及南方赋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而非棉花的普遍种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府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这并不直接代表“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故D项错误。点睛:“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是解题的关键。3.据史书记载,“评

4、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对这种农具的描述是“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说明它是一种对土地进行操作的农具,因此排除了B、D选项,他们没有直接对土地进行操作。再根据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它讲述的是一种犁地的工具,因此排除A选项,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曲辕犁4.“就如中国的农民,

5、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春秋战国中国农业使用铁犁牛耕,确立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时间一直没能改变,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停滞性,D符合题意。A材料没有涉及;B不是材料的主旨;C反映的是表面现象

6、。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名师点睛】分析小农经济的弊端。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和脆弱性。①以家庭为单位反映了分散性。②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③生产规模狭小,简单的性别分工有一定的落后性。④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具有脆弱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5.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

7、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B.精耕细作的特点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们生活美满幸福【答案】A【解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说明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A正确;精耕细作的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能与自然和谐不符合事实,C错误;D中生活美满不符合小农经济特点。6.《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该材料反映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

8、生产多样化C.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D.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在官营手工业中,木、金、皮的生产及“设色”、“刮摩”、“抟埴”等工序都有专业的固定的工人负责的史实,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具有“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BC项,综上分析,此三项材料信息都不能体现,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