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微量元素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食品的品种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出现了人们对食品的健康、安全性忧虑等问题。食品的健康成了新一代人们的重要需要,各种补锌的,补钙的营养品也日新月异。但各项调查研究表明各种补锌、补钙等产品通过药物进入人体,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才会被吸收,有的吸收率甚至为零。而合理的膳食才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蔬菜食品的研究非常重要。目前蔬菜中
2、的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高灵敏度的溶出伏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光光度法虽然测定比较简单,但是准确性不够高。而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虽然准确性高,快速、线形好,但是这个仪器较贵,一般都不太采用。本实验选择了目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实验。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高、选择性好、干扰少、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可测元素多、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因
3、此经常被人们所采用。本文对市场上常见的青菜、萝卜、茄子、黄瓜等6种蔬菜的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较客观地提供了基本数据,期望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微量元素补充和食品的健康搭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实验我选择了目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而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价格也不是很昂贵等特点,因此经常被人们所采用。实验的主要内容:首先取一定量的蔬菜样品用蒸馏水冲洗3次,然后用超纯水洗涤3
4、次,再放入干燥箱中60℃烘至恒重,再用干灰化法(马弗炉干法灰化法3)对6种蔬菜进行消化处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使样品进行进一步消化,待消化完全定容处理。接着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得出每样蔬菜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绘制成图表,进行分析。从而较客观地提供了基本数据,期望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微量元素补充,食物营养搭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提纲:1.选取6种蔬菜,制取样本。2.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样品中的微量元素。3.分析样本数据得出结论。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原理
5、、方案等本实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蔬菜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蔬菜样品的处理,标准液的配置,实验,数据处理四个方面的问题。实验原理: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由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一定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的火焰时,其中部分特征谱线的光被吸收,而未被吸收的光经单色器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光强度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1.样品的处理选择的是干灰化法处理。干灰化法主要是将样品在600℃马弗炉中依次加热,冷却
6、,加入浓硝酸进行尽一步的消化,待完全消化后,放在25ml容量瓶定容,得到所需要的样品。2.根据实验条件,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调节,待仪器读数稳定后即可进样。在进样之前,先用去离子水喷雾,调节读数至零点,然后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原则,依次间隔测量标准溶液并记录吸光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6中蔬菜中元素的吸光度。3.测得每种蔬菜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绘制成图表。4.实验结束后,先洗喷去离子水,清洁燃烧器,然后关闭仪器。关闭仪器时,必须先关闭乙炔气,再关电源,最后关闭空气。四、参考文献[
7、1]Ichihashi.K,BunnsekiKagaku.Determinationofsometraceelementsinhumantoothenamel[J].FoodChemistry,2000,367(2):748-754.[2]覃毅磊.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钠、钾的含量[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1):96-97.3[3]宁满霞,梁业成,等.荔枝果实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22(4):676-678.[4]龙文韬,李婷婷,等.分光光度法测定瓜果
8、类蔬菜中铁的含量[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5):34-35.[5]H.A.M.G.VAESSEN,C.G.vandeKAMP.Sodiumandpotassiumassayoffoodsandbiologicalsubstratesbyatomicabsorptionspectroscopy(AAS)[J].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1989,6(1):1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