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89908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一一姚家店镇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一、问题提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便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而经典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自从2001年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大纲变为课程标准,教科书变了,教学方式变了,评价方式变了……语文教学必须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由于两极性震荡思维定势的影响,
2、一提到“新”课程改革,似乎就是越新越好,与以往的语文教学越不一样越好。实际教学中,不仅对于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积累的宝贵经验(如集中识字,注重积累,熟读精思等)缺乏认真的学习、借鉴,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被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好的做法(注重“双基”,读写结合,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体系的探索等)也没有进行理性、客观的审视、研究,从而导致语文教师思想困惑,语文教学实践混乱,教了多年的语文教师竟然不知该如何上语文课了。同时,白于一直以来语文课程内容的部分缺失,语文教科书实际上充当着并不称职的“
3、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角色,导致语文教学中出现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取舍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教同一篇课文,不同教师教学差异很大;而且由于教材的编写从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都跟不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旧教材中对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内容不明确,加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局限,长此以往使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发展前景堪忧。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造成社会信仰迷茫、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利欲熏心等等社会问题,而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就是个人至上、冷漠自私、缺乏友爱、盲目攀比,
4、他们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穿的的耐克、阿迪达斯,看的是日本的卡通漫画、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断层,人们渐渐疏离、淡忘了经典。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对英语的关注和投入的精力甚至超过了作为母语的汉语的可悲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
5、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的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法国巴黎发表共同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
6、命。基于以上原因,提出“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旨在研究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经典文化传承有效整合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学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也使语文教学有更深、更肥沃的生存土壤。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发展前景堪忧。二、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一)研究背景在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与应试紧密联系在一起,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老师的教走不出教材,走不出课堂,没有多少价值的“满堂问”和缺少语言训练价值的单纯课文内容分析仍严
7、重的充斥着教学;而学生对于“读”总是显得毫无兴趣,“读”起来也是索然无味。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收、少慢差费的现状更加突出:有的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缺乏对新课标、新理论的理解和反思;有的教师依然习惯于教书本、教''教案”,教学过程机械、单一,缺少动态生成的精彩;有的教师依然习惯将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重复一些低效的劳动,弄的师生身心疲惫,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阅读的兴趣始终无法建立。(二)理论依据语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读写;最要进行的教育就是情思。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
8、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能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经典教材中皆是美心美文。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