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0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50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孕周分为三组:A组为早发型〈34孕周39例,B组为34〜36+6孕周36例,C组为鼻37孕周75例,观察不同发病孕周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儿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随发病孕周延长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围产儿结局改善,剖宫产率降低,三组间比较均冇显著性差异(P<0.01)o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严密监测下适当延长孕周,可明显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为剖宫产。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
2、;母儿结局重度了痫前期[1](severepre-clampsia,SPE)是妊娠特发的严重病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1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其并发症、围产儿结局以及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产科收治的15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有5例患者自动要求转院或回当地医院治疗,其中双胎9例,胎死宫内3例,新生儿总数156例。剖宫产111例,阴道分娩(引产)39例。1.2诊断标
3、准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对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发病孕周〈34周诊断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3监测指标血压、胎心、胎动、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眼底检查,超声检查,NST负荷试验等,根据病情必耍时增加频率。1.4方法休息、镇静、解痉、降压,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于〈36孕周患者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者在内科医师指导下对症治疗。1.5观察内容三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肝肾损害、产后出血、子痫等;围产儿预后包括•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转入NICU治疗的比例等,以及
4、分娩方式的选择。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x2检验,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孕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A组79.49%,B组47.22%,C组37.33%,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随孕周延长,孕产妇发生胎盘早剥(P〈0.05)、HELLP综合征(P〈0.05)、低蛋白血症(P<0.005)>肝肾损害(P<0.025)比例降低,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越早,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越高,转入N
5、ICU治疗比例越高,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2.3分娩方式选择150例重度子痫前期经临床监测和积极的期待治疗,总剖宫产率74.00%,其中A组92.31%,B组83.33%,C组60.00%,随孕周增加,剖宫产率降低,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3o3讨论随着围产医学的飞速发展,产前管理规范及妊高征早期干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只要就诊及时,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风险均降低。随着孕龄的延长,胎儿在宫内较为优良的环境下得到牛长,耐受力增加,发生FGR、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风险越低,围产儿预后越好。因此在孕妇不出现危险的
6、情况下维持妊娠[2],当病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终止妊娠[3]。重度子痫前期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但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4]。因重度了痫前期产妇大多数未临产,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易失败,同时胎盘功能减退,阴道分娩影响胎盘血流,加重胎儿缺氧,而剖宫产可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使胎儿迅速脱离宫内不良环境,减少颅内出血,大大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同时避免了产妇阵痛刺激加重病情,防止子痫发生,并降低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胎盘绒毛间隙血流量。C组冇1例发生子痫,该患者为经产妇,既往有妊高征病史,且未系统产检,入院即发生子痫,经积极抢救母儿预后良好。
7、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2]金萍,谭天碧•子痫的急救处理[J]•重庆医学,2003,32(4):508.[3]陶华・156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29(3):184.[4]黄萍,杨孜,张坤,等•重度子痫前期191例严重并发症的监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28.[5]郭饪珍•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6]张凯,章文华,傅军,等.ATP生
8、物荧光技术在卵巢癌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2003,1.⑺杨孜,李蓉,石凌懿,等•早发型重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