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

ID:43949762

大小:35.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_第1页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_第2页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_第3页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_第4页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和预防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原因及机理、临床症状和预防。方法:将我院近年发现的3例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病例进行分析。结论:剖宫产术后血栓性静脉炎重在预防,早期识别、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关键词:剖宫产并发症血栓性静脉炎高危人群预防【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42-02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是产后少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与产后感染及妊娠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1]。但是临床医生大多了解不深,若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常因

2、诱发肺栓塞而危及孕产妇生命,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于剖宫产术后的血栓性静脉炎[2],多是由于剖宫产手术的损伤和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而导致,剖宫产发生该病是阴道分娩的3-19倍。因此产科工作者应了解其发病原因,做好预防、识别和早治疗,以保障孕产妇的健康。近年来,在我院发现了3例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病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例病人年龄在20-45岁之间,1例为初产妇,2例为经产妇,均在产后1月内发病。1.2临床表现。病人多在剖宫产产后4天-10天左右有一侧下肢轻度疼痛和肿胀,一般未引

3、起重视,出院后逐渐加剧致行走困难、发热,半月后一月左右到上级医院方才确诊,以右侧为主。1.3随访。3例病人均到上级医院常规行联合抗炎、抗凝溶栓、局部物理治疗、抬高患肢等治疗。1.4治疗结果。3例病人下肢疼痛消失,长距离行走下肢水肿,均形成下肢静脉血栓,长期服药或用下肢弹力绷带。2讨论分析2.1发病原因及机理。静脉血栓发病与年龄、制动、既往血栓史、恶性疾病、外科手术、原发性高凝状态、血型等因素有关。血栓性静脉炎是剖宫产产后少见的并发症,病变以单侧居多,在产后1-2周发病多见,其发病与产后感染及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

4、3,4]。2.1.1剖宫产产后感染:产后宫腔胎盘剥离处有许多栓塞性血管,受细菌感染的菌栓由子宫静脉感染,逐渐扩展到紙总静脉及下肢静脉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如子宫底部感染可感染卵巢静脉,左侧可致肾静脉,右侧可扩展到下腔静脉或紙静脉形成血栓性静脉炎。2.1.2剖宫产手术造成血管损伤和失血过多,术后卧床过久,引起下肢静脉血流变缓减慢,血容量不足,使血粘度偏高,血小板聚集较差,促使血栓形成。2.1.3妊娠期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比非孕期延长4倍,说明纤溶活性下降,纤溶酶原虽然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由于胎盘激素的影响,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化受到

5、抑制,纤溶酶原消耗减少,故呈低纤溶状态。生理变化的高凝低纤溶为预防产后出血做好了物质准备,但也相应带来易发生血栓的弊端。如出现某些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产褥期长期卧床均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诱因[2]。2.1.4剖宫产手术后的病人几乎完全符合构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三要素:活动减少、血流缓慢、高凝状态及潜在的静脉损伤[5]。3例系晚期妊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又是剖宫产术后,术后卧床则促使了深静脉血栓形成。2.2诊断。产后血栓分为盆腔性血栓性静脉炎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盆腔性血栓性静脉炎一般在产后1-2周出现,可有寒战、高热

6、、持续性下腹痛、多局限、移动子宫是感疼痛、腹股沟触及肿大淋巴结并压痛明显,恶露增多。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常于产后2周出现,因血流受阻,下肢出现水肿、疼痛、皮肤紧张变白、毛孔增大,可有寒战发热、皮温稍高、行走困难而就医。本病早期与子宫内膜炎的症状类似,易诊断为产后感染,所以对产后2周有寒战发热、下腹痛及下肢疼痛、单侧肢体水肿、一般抗炎治疗不佳时应考虑为产后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的最佳诊断方法为超声彩色多普勒。3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重在预防、及时诊断、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术前筛查

7、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为:肥胖症、不能早日起床活动、产妇年龄较大、多胎经妇。术中减少血管损伤和出血,术后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预防可用小剂量肝素、口服阿司匹林、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肝。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与手术的关系最密切,因此在手术一开始,就应从解决静脉血液淤滞和高凝状态两方面采取预防措施。前者可以从加强腓肠肌舒缩运动着手。产妇术后如果经常运动下肢或按摩下肢,在活动中肌肉会收缩挤压深部静脉,使得静脉血流加快,可预防血栓形成。二级预防:指术后通过检查早期发现亚临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给予早诊断、早治疗、

8、正规治疗。4应吸取的教训我院3例系晚期妊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又是剖宫产术后,属髙危人群范畴,术后未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对待,对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未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造成3例病人后期恢复不良。建议产前要注意识别有血栓栓塞疾病的孕妇,对有血栓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的妇女进行血栓倾向的筛查,对可疑病例强调做到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