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

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

ID:4394420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_第1页
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_第2页
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策略很多徳冇工作者仅认识到道徳的规范性,把道徳仅看作社会对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外在规范和限制,一味耍求学生服从、遵守道徳规范,使道徳教育异化成了规范灌输和训练。我们认为,正确认识道徳的二屈性,准确把握道徳教育的本质,采取有效的道徳教育策略是促使道徳主体徳性牛成的必由之路。一、道德的二属性:主体性与规范性道徳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影响最大的观点认为:“道徳的本质属性是规范性”。这从我国一些权威工具书、教材和专苦的一致性表述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辞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调整人

2、们Z间以及个人和社会Z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1;《中国大百科全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界关于道德的本质属性出现了两种不同看法:英一,认为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规范性;其二,认为道德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我们认为,Z所以有这样的分歧,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分析人的本质属性时釆取了不同的两种视角。両者从社会木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强调道德先于个体

3、;后者从人的类特性(区别于其他生命体)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精神性),强调个体建构道德。实际上,人既冇社会性,也具有精神性,即主体性。所以,我们认为,道德本身就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道”,即道德规范,也就是指做人应该遵循的道理、原则,这是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和谐牛活所必须的。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的“道”就是指做人应该遵循的道理;二是指“徳”,即德性,也就是一种人格品质,这是人的精神性的体现。实际上,当道徳规范尚未内化于主体时,道徳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的

4、行为具有约束调节作用,此吋道徳的本质属性表现为规范性;当道徳规范内化于主体而成为人的内在德性时,道德就不再表现为对道德主体的约束,而是道德主体自主、自觉的精神性追求的一种高尚人格,此时道徳的木质属性体现为精神性,或者说主体性。正如戚万学指出的,任何道徳都有社会的一面或根本上说是社会的,但是,如果把道徳完全说成是一个社会规则和行为系统,说成是一个只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从阳把有道德的看作就是对这些规则和规范的服从,则是片面的、肤浅的[3]。杜振吉也指出:“道德现象本身就是个人追求与社会制约、主动选择与

5、被动遵循的统一,亦即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即是道徳在他律和白律这两个层次上所表现出的不同性质。”[4]可见,道徳实际上既有规范性的--面,乂有主体性的一面。因此,我们对于道徳应从两个层而来理解:其一,在道徳规范未内化于道徳主体时,道徳就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做人的规则、道理,这样的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规范。其二,在道德规范内化于道德主体后,道德就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一种精神性追求,这样的道德是人们完善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主体性追求。二、道德教育的本质:激发

6、主体追求德性,引导主体内化道德规范作为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规范的道徳在未内化于主体吋,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具有约束性的规范。此时道徳与道徳主体之间表现出分离和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人们对道徳规范的遵守是迫于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所以此时,人们对道德的追求是不具冇长期性和一贯性的,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吋而遵循道徳,时而违反道徳。当道徳规范内化丁•主体,成为主体的徳性后,道徳规范打道徳主体Z间是“融合一体”的关系。此时,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是被动的迫于任何外在的压力和要求,而是主体H主、占觉的积极追求和超

7、越,人们对道徳的追求具有长期性、一贯性,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贯地、自觉地符合道徳要求。由此,道徳教冇的木质就是激发道徳主体追求徳性,引导道徳主体内化道德规范。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徳规范的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依据是什么呢?如果说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的可能性依据是“美德即知识”,那么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徳性何以可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质就是耍冋答人有追求徳性生活的需耍吗?我们认为,人对完善道徳人格、过道徳生活的精神性追求根植于人向往“占由而崇高地生活”的本性ZP。虽然人的本性中既有与一般动物没有区别的“动物性

8、”,如生存需要、生理需要等,但人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换言之,人是有超越物质利己主义的精神性需要的。康德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有追求自山牛活的本性,口由是人的最高追求。只有处于高尚人生境界的人,才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本质力量利意志口由,才能感受到外在规范不是一种负担或义务。所以,人要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境界,就需过一种道徳的生活和不断追求道徳人格的完善。檀传宝也指出:“人性屮兽性是基础,但只是人的工具性;生活屮物质生活层曲是前提,但也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