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4309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财政论文:浅议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地方政府财政担负着为木行政区内屈民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责任,一旦运行不好,极易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风险简要分析,试图提出一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対策。「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成因防范对策「正文」一、地方财政风险的概念与种类(一)何谓地方财政风险简单地说,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风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才盾在相应政府级次财政领域的集屮表现。由于地方财政运行而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总处在变动屮,极易导致政府无力提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以及政府债
2、务违约、拖欠公务员工资、养老金等情况。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是下一级政府财政风险往往高于上一级,西部地区财政收支状况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较差。(二)地方财政风险种类1.地方财政收入风险地方财政收入风险主要表现为地方可支配收入与公共需求的差距不断增大,收支矛盾口益突出,致使政府抗风险能力减弱。冃前我国地方政府增收缓慢,不但缺乏稳固的财源作为基础,而且财政收入來源单一、结构简单。有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当地儿个大企业、大公司的税收缴纳,有些则依赖其特殊地理位置或自然条件形成的单一税源。2.地方财政支出风险地方财政支出风险是指因收入短缺造成地
3、方财政基本职能部分丧失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工资、办公经费、教育、卫生、农业和公检法经费等法定支出不能按时足额拨付,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3.地方政府赤字与债务风险近年来,我国地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部分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大多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屮央政府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进行。这些债务基金在使用上都不同程度存在注重数最、轻视质量的倾向,导致由它们支持的许多公共投资、生产投资项1=1经济效益不理想,归还贷款的任务便落在地方财政上。如果地方政府没冇足够储备,或无法处理好债务偿还与地方发展
4、的矛盾,就会陷入长期债务危机状态中。二、地方财政风险成因简要分析(一)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1.现行分税制的不合理Z处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十年来,已初步建立起财政与经济、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良性循环机制,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造成地方财政收入不稳定等财政运行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支出范围划分不清,屮央财权过分集中,地方可支配财力相对减少,地方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不利于扩大理财领域。2.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尚不完善我国现行税收返还既未考虑各地区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差界,也缺乏合理标准。导致地区间财力差距非但没
5、有缩小,反而扩大。同时,专项补助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专项资金在各地区间分配随意性人,专项拨款用途过宽、重点不突出,难以保证专款专川等。这些问题极人地削弱了转移支付在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防范财政风险方面的作用。(二)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弱化导致支出膨胀在我国以投资带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下,府借口发展经济的要求,逐渐打破“地方政府不准出现赤字”、“地方政府不得举借债务”等规则,弱化政府预算。而政府预篦管理制度的缺陷及管理约束弱化又纵容财政支出持续膨胀,直接诱发地方财政风险。(三)政府白目融资导致财政风险程度提高虽然债务资金在促进地方经
6、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使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地方政府举债不慎、贷款无力偿还极可能产生财政风险。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活动即存在这样的问题:政府在缺少直接融资手段情况下过度依赖借款,没冇合适地方政府从事融资活动的法律规定,各地普遍缺乏相对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融资运作进行协调管理,因而融资总量难以得到科学规划和有效控制。三、政府财政风险防范对策及吋克服地方财政困难,解决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对防范我国整体财政风险、建立稳固平衡的地方乃至中央财政运行机制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在前面分析的皋础上对防范地方财政风险阐述儿点改革建议。(一)
7、改革分税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1.改革现行分税制度针对我国分税情况,应在政府间重新调整各类税收归加。口前我国已将企业所得税改为按比例共享,也已将个人所得税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接下來应逐渐建立以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城乡维护建设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种体系,最后应将财产税也纳入进來。1.改革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只冇各级政府税收归属问题棊木解决后,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冇可能,具体完善措施包括:首先,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中央政府应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负责大部分公共事务的管理。并按各自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范围,做到屮央、地方政府事权
8、由各自负担,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则通过制度化方式确定。第二,逐步建立按客观因素测定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的转移支付制度。这些因素包括:人口、面积等一般因素,运输、资源等基础设施因素,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