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95161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2
《影响数学体验有效性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数学体验有效性因素及对策所谓的“数学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体验不仅是数学教学活动目标,也是教学活动一种有效方式,但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数学体验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被动参与“被动参与”是指体验缺乏自主性。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一一列表法”一课时,刚一出示完“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华用去多少元?”这样一个情境图和问题,很多学生就直接口答出结果。
2、此时教师没有及时改变教学策略,而是强行要求学生用“列表法”整理信息,于是教室里开始出现'‘嘀咕”声:我都能口算出来,干吗还要这么麻烦……究其原因是学生已有熟练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自然感觉不到解决问题中的“障碍”,因此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需要,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当了一回“操作工"而已。二、理解缺失“理解缺失”是指体验只让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混合运算”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情境图所提供的素材(一个书包20元,一本笔记本5元,一
3、盒水彩笔18元)和问题(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进行分步列式计算:(1)先求3本笔记本的钱:5X3=15(元);(2)再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的钱:15+20=35(元)。然后让学生将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5X3+20o接着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后教师再也没有追问“为什么?”这种抛开具体问题情境体验活动,并未让学生从本质上真正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三、情境失当"情境失当”是指情境不能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特
4、征,使学生无法获得正确的经验或感受。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用“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和“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来比拟乘法分配律两边算式的联系,然后组织学生在算式中开展找"爸爸”“妈妈”和“我”活动,如在"15X20+9X20=(15+9)X20"中“我是20,爸爸是15,妈妈是9”。如此教学,只是让学生从表面上用“套位”的办法感知乘法分配律中结构和数字上一种关系,未能从本质上形成对乘法分配律正确感知。四、目的不明"目的不明”是指体验未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学生没
5、有听清楚要求,造成学生只有活动,没有发现和结果。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课时,未先提出要求,就让学生拿出学具,造成绝大部分学生只顾摆弄桌面上的“积木”,未听或没有听清活动要求,造成活动后学生只能说出一些“面滑滑的”“有的有尖尖的角,有的有圆圆的角”等探究结果,没有实现“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球、易拉罐、牙膏盒、魔方等)的有关特征”的活动目标。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的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
6、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从中可以看出有效的数学体验性学习必有源于学生内心的需要、自主地去经历、去思考、去感悟。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体验活动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四个策略:1•增强体验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内心世界中,这种需要是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尊重学生这种主体需要,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以建构。以上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例,教师若能根据学生认知起点及时加以调整,对课本呈
7、现的情境信息加以补充:小明带了50元,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军买8本日记本和3本写字本,买日记本用去多少元?此时学生就会感觉到信息较多而且又比较杂乱,一时很难直接入手去解决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信息进行疏理需求,近而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2.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体验需要一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情境,没有情境的教学是一种机械的陈述性教学,达不到引发学生心智活动和主动建构的目的。因此学习体验的关键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思考,去探索。如上述'‘乘法分配律”课例,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具
8、体的问题情境:学校要为我们班每个同学订制一套校服。校服上衣每件22元,裤子每条28元,一共要付多少元?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对比归纳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发现两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3.促进有效的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指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它是教学活动过程重要目标,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数学思考”是体验有效性的推进器,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建构活动。如上述“混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