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80303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幼儿园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园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经过调查分析,由于受家庭环境等影响,发现了当今幼儿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现状,多数幼儿存在胆小、任性、自私、霸道、不合群,缺乏合作意识。游戏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很好地发展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将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带动起来参与活动,使他们克服了胆小不爱活动的弱点。关键词;幼儿交往能力游戏现状对策一、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园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状况作了认真的调查,情况如下:1•我园人班孩子的单人、多人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弱,必须在老师
2、的鼓励下,才能与同伴进行合作。如两人一起游戏,才能共同来完成任务。2.我园孩子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大人对他们要求都百依百顺,因此造成这些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交往意识与交往能力比较薄弱,常常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也冇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被同伴忽视,如任性,孤僻,不合群等,在一边显得很孤独。对我园6个大班270个幼儿交往现状进行观察,发现我园大部分幼儿有一定的交往意识,在家中和班级里对自己熟悉的长辈(家长、教师)会积极做出交往的反应。如在幼儿园里:1・主动与教师打招呼,听见老师的招呼会马上做出回应,老师需要帮助时也会积极尝试着帮忙,对熟悉的小伙伴的招呼会积极回应,见到客
3、人和陌生人也不回避,能够犬方地应对。2.在游戏活动中对自己周围的同伴和本班的同伴有时也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平时在教师和同伴的提醒下,也能尝试着交往合作。3.我园大班幼儿主动发起对他人的交往还有待提高,他们在家庭中对家庭成员都能主动进行交流,而且态度亲密放松,对家庭外的客人大多数能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交流。对外班的教师能够使用礼貌用语,不过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主动介绍的相对较少,只有极个别班级内部的活跃分子这方面表现得比较好,也比较自信,对他人的交往能力也很好。4•在日常生活中我园大班幼儿交往意识与能力较好,这是因为如厕、点心、喝水、午睡等活动都是由老师精心指导管理,
4、但是在游戏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大班的幼儿已有想与人交往的意识,他们喜欢同伴和集体的游戏,但由于幼儿年龄心理特点是“自我为中心”,加之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得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到共识,且互不相让,不愿意向对方妥协。2•现在的孩子都是独子,他们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长,成人总是习惯顺从孩子的意愿,满足他们的欲望。当同龄人Z间进行活动时,都想得到最好的。3•现在的家庭住宅都是单门独户的,限制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也限制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再加上电视、VCD、电脑等,更是影响了幼儿的交往机会,使幼儿不知如何与人交往合作。4•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爱惜,当孩子
5、要与同龄人交往时,往往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或委屈,就限制或减少孩子的交往。三、采用的教育对策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主要的场所,积极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变得义不容辞。如何在幼儿园里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呢?1•正确引导,系统灌输是交往常规培养的首要条件幼儿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友好交往教育时,就要把启发引导作为经常性的方法贯穿始终。从教育实践中看,幼儿踏进幼儿园,教师就应该帯他们去认识、熟悉周围的环境,在游戏中学习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交往,自然而生动地进行看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引导他们友好相处,可通过大家一起玩,让幼儿真
6、切地体会到同伴间友好交往的情趣,这样幼儿可从内心萌发一种交往的欲望。与此同时,组织幼儿走向社会广泛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横向、纵向的交往。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与其交往、与其争吵、竞争,所以缺少冲突的体验。这就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也不知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说,幼儿在交往屮成人的正确引导、系统灌输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前提条件。1.游戏是促进幼儿交往的有效形式游戏能很好地发展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将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带动起来参与活动,克服其胆小不爱活动的弱点。可以说,游戏对幼儿交往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可以
7、说是幼儿交往能力培养增大递进值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游戏环节,利用游戏的特殊性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合作,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其交往能力。此外,教师应注重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进行评价,使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强化,并产生更多的合作交往行为。1.家园合作幼儿每时每刻都处于交往中,他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千姿百态,要指导必先观察对症下药,这样不至于影响幼儿交往的意识,限制幼儿的正常交往。但对于幼儿破坏交往的行为我们如何对待呢?这就提出了适时限制的问题。在活动中发现,也有因小事而争吵的现象,对于这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