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13578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小议曾国藩的道德建设模式-师德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曾国藩的道德建设模式-师德建设论文本文作者:范晓明工作单位:邢台学院勉励同侪,转移风气曾国藩不仅注意自己做道德建设的表率,还十分注意利用树立其他人做榜样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社会风气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随人事而变迁”。要改变社会风气,就必须“用一方之贤土,化一方之莠民。芳草成林,荆棘不锄而自悴;鸾凤在境,鹏枭不逐而自逃。”[7]强调良好风气可以造就人才,而优秀人才又能以榜样的力量正社会风气。然而,道德建设和风气的培养并非易事,曾国藩认为须从有一职之权的官吏做起,“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8]在这方面曾国藩是下了许
2、多功夫的。在清人胡思敬的《国闻备乘》中有一则“陈右铭服膺曾文正”的记载,对于曾国藩的此种做法有生动地描述:“陈宝箴初以举人谒曾国藩。国藩曰:’江西人素尚节义,今顾颓丧至此,陈子鹤不得辞其咎。转移风气,将在公等,其勉图之J子鹤者,新城陈孚恩也,附肃党,官至尚书,日营求入阁,故国藩及之。宝箴以资浅位卑,愕然莫知所对。国藩字而徐解之曰:’右铭疑吾言乎?人亦贵自立耳。转移之任,不必达而在上也。但汝数君子若罗惺四、许仙屏者,沈潜味道,各存一不求富贵利达之心。一人唱之,百人和之,则风气转矣。‘宝箴谨佩不忘,对江西人辄传述其言,且喜且惧,自谓生平未受文正
3、荐达,知己之感,倍深于他人。”[9]陈氏一门三代皆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良有以也。故尔,陈氏父子于一般政事外,不忘曾氏之言,特重开启民智,转移士习,其效卓著,影响深远。重视家教,鞭策后辈清人家庭承担着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职业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都主要由家庭完成。在这里,父亲作为一家之长就责无旁贷了。为父者都重视子女的品质教育,尤其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平江人叶祥珍订的家训五条,概括了家庭伦理教育的内容:第一条是忠君,所谓“家训莫大于人伦,人伦莫先于君父”,要求子弟懂得政府法令,完纳赋税,不犯律条;第二是孝顺父母,第三是和睦
4、兄弟;第四是夫妇和合;末一条是善交朋友。他说人伦是人人每天所不能离开的,也是人人日日见到的,但是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勤于教育。由此可见清人是很重视三纲五常的家庭教育[10]。有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法上甚为讲求,曾国藩就是个中的典型代表。曾国藩一生不仅在上述的家庭教育内容上倾尽其毕生精力,还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之处。不仅时时以“君子”严格要求自己以范于家人,而且还时时要求家人也做“明世理的君子”。曾国藩一生写过大量的家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教育儿子及家人做“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众所周知,曾氏家书的影响之大是空前的。他的家书量大,内容又杂,
5、不能一一说列,这里仅举两例说明之。曾国藩在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曰:“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功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家中若送信来,子侄辈亦可写禀来岳,并将此二字细细领会,层层写出,使我放心也。馀俟续布。”[11]这里,曾国藩通过书信的方式,劝说其弟们要时时刻刻行勤、敬,并认为此点至关重要。又如,他在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谕纪泽》中曰:“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
6、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尔教导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11]这里,曾国藩在信中教育子女的重点之一就是强调要勤俭持家。重视环境,强调自觉曾国藩特别注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认为环境和条件的优劣,对启迪和培养人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他认为:“富家子弟多娇,贵家子弟多傲。”“吾观富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家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优良的环境,足能使人易于为善,正如恶劣、腐败的环境容易使人变坏变恶一样。曾氏以直隶为例,认为直隶自古有豪侠之风,“刚而不摇,质而好义”,此良好之风气,乃直
7、隶人才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直隶之士,其为学当较易于他省,乌可以不致力乎哉。”[7]同时,他也认为,环境恶劣、风气很坏的地方,不宜于人才的培养。他曾警告其弟说:“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为损友太多故也。”但曾国藩并非环境决定论者,对于师长的影响作用亦不可低估,“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11]他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两个主观方面:师长如何创造条件,发挥教育者应有的作用,教育好子弟;受教育者如何排除外界干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奋自立自强。这里,曾国藩在认识到环境对育人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也强调教与学的主体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曾国
8、藩的道德教育内容应该去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优秀文化遗产部分,但是对其道德建设方法,笔者认为,在全社会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是德育工作者可以借鉴的,对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