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

ID:43601824

大小:122.7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_第1页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_第2页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_第3页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_第4页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毕业论文---何璐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关键词一、工艺系统的概念二、工艺系统振动对机械加工的影响(-)工艺系统振动的定义(-)工艺系统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影响三、工艺系统振动的分析(一)振动的类型(二)受迫振动产生的原因(三)受迫振动的特性(四)受迫振动途径的扌缔及m©自激勒产喲廓从他度1來ww四、对工艺系统振动的发展与思考五、总结六、参考文献七、致谢工艺系统振动分析与思考摘要: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是一种十分有害的物理现象。通过分析机械加工中的各种振动产生的原因和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采用这些措施对保证零件表而品质、提高

2、生产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机械加工;振动;控制措施一、工艺系统的概念机械加工中,机床、刀具、夹具和被加工工件一起构成了一个实现某种加工方法的整体系统,这一系统就被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经常会发生振动,即刀具相对于工件发生周期性的往复位移。二、工艺系统振动对机械加工的影响

3、加速刀具磨损,有时甚至崩刃;同时振动使机床、夹具等的连接部分松动,从血弾大间隙,降低刚度和精度,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使切削加工无法继续进行;振动中产生的噪声还将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为减小振动,有时不得不降低切削屋,使机床加工的生产效率降低。因此,研究分析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原因和特性,寻求控制振动的有效途径是很有必要的。三、工艺系统振动的分析(一)振动的类型振动按其产生的原因來分类有三种:口曲振动、受迫振动和口激振动。据统计,受迫振动约30%,口激振动约占65%,口由振动占比重则很小。口由振动往往是由于

4、切削力的忽然变化或其它外界力的冲击等原因所引起的,是一种迅速衰减的振动,对加工的影响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受迫振动是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持续作用下,系统受迫产生的振动。自激振动则是依靠振动系统在自身运动中激发出交变力维持的振动。切削过程中的口激振动一般称之为切削颤振。受迫振动和切削颤振都是持续的振动,对零件加工质量是极其有害的,必须加以重视。(-)受迫振动产生的原因1.机械加工中的受迫振动是一种由工艺系统内部或外部周期交变的激振力(即振源)作用下引起的振动。机械加工中引起工艺系统受迫振动的激振力,主要来自

5、以下儿个方面:①机床上高速回转零件的不平衡机床上高速凹转的零件较多,如电动机转子、带轮、主轴、卡盘和工件、磨床的砂轮等,它们在高速旋转时,出于质量偏心而产生周期性激振力(即离心惯心力),在它们的作用下,工艺系统就会产生受迫振动②机床传动系统中的误差如齿轮的基节误井使传动时齿和齿发生冲击而引起的受迫振动,乂有皮带传动中,皮带厚度不均匀和皮带接缝,会引起皮带张力的周期性变化,产生干扰力引起受迫振动。此外,轴承滚动体尺寸差和液压传动中的油液脉动等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工艺系统的受迫振动。③切削过程本身的不均匀性切削过

6、程的间歇特性,如常见的铳削、拉削、滚齿等多刃多齿刀具的制造误羌和加工,由于切削不连续及工件材料的硬度不均、加工余量不均等都能引起切削力的周期变化,从而引起受迫振动。④外部振源由邻近设备(如冲压设备、龙门刨等)工作时的强烈振动通过地基传来,使工艺系统产生相同(或整倍数)频率的受迫振动。(三)受迫振动的特性1.受迫振动是由周期性激振力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衰减的稳定振动。振动本身并不能引起激振力的变化,激振力消除后,则工艺系统的振动也随Z停止。2.振动的频率与激振力的频率相同,而与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3.振

7、动的振幅大小在很人程度上取决于激振力的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的比值入。当比值入等于或接近1时,振幅将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共振”。4.振动的振幅大小还与激振力大小、系统刚度及其阻尼系数有关。(四)受迫振动途径的控制或消除受迫振动是由于外界周期性干扰力引起的,因此为了消除受迫振动,应先找岀振源,然后采取适应的措施加以控制。以下介绍儿种消除受迫振动的措施:1•减小或消除振源的激振力对转速在600r/min以上的回转零件、部件,应进行平衡,以消除和减小激振力。对齿轮传动,应减小齿轮的基节和齿轮谋差,减小装配

8、时的几何偏心,这样可以减小传动屮的冲击和惯性力,避免振动。对带传动,则可采用较完善的皮带接头,减小皮带的厚度差。应尽量提高轴承的制造精度以及装配和调试质量。1.调节振源频率避免激振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以防止共振。如采取更换电动机的转速或改变主轴的转速来避开共振区;用提高接触面精度、降低结合面的粗糙度;消除间隙、提高接触刚度等方法,來提高系统的刚度和固有频率。2.提高工艺系统本身的抗振性工艺系统的抗振性主要取决于机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